一早李東就出發了,呂秀梅怕他中午又忘了吃飯,特地給他準備了雜糧煎餅,放了雞蛋、蘿蔔絲和鹹菜,用油紙包了,塞進了他的口袋裡。
今天的天氣不錯,不像昨天那麼酷熱,是個難得的陰天,太陽躲進了雲層裡面時隱時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起了一點小風,天地間灰濛濛的一片。
“村長,我來了。”李東經人指引,找到了正在檢查大棚的村長。
“小夥子,你來了,貨我已經給你都裝好了。”說著村長就要帶著李東去付賬。
“別急啊,村長,今天我想多買一點蔬菜,你們村的大棚我還沒有看過呢?”李東想參觀一下大棚,瞭解一下下河村的蔬菜產量,順便對比一下空間裡的種植情況。
“那好啊,你跟我來吧,我給你介紹介紹。”
村長看李東還是個孩子,心裡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因此,他還是蠻希望能夠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
“我們大棚總共有兩畝地,再多,地下水就不夠用了。”他們村三十多口人,可就指著這兩畝地生活了,為什麼他把蔬菜的價格定的那麼高,還不是被現實給逼的。
“村長,你們村一年能產多少蔬菜啊?”李東好奇的問道。
“這可說不準,得看老天爺的臉色,好一點的年份能產一萬六千斤,差的年份能有五千斤就不錯了。”村長說的唏噓不已,今年就不是好年份,全年產量估計最多也就八千斤。
李東聽了嚇了一大跳,臥槽,這不是就意味著畝產能有八千斤嗎?自己的空間有100平米的面積,相當於0.15畝土地,生長又週期縮短了一倍,那不是等於空間裡的蔬菜每年都有2400斤左右的產出。
就算自己沒有精耕細作,但是架不住空間裡條件優越啊,每年至少能產出2000斤的蔬菜吧。按市價,一斤蔬菜的平均價格是2塊錢,那麼豈不是一年至少能賺個4000塊,這可是相當於一般人兩年的年收入啊。
“小夥子,快走啊,發什麼呆。”村長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李東沒有跟上來,回頭一看,正在那發呆咧。
“哦,村長,見笑了。”李東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小夥子,想媳婦了,村長是過來人,年輕人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有錢什麼漂亮媳婦娶不到。”
村長痛心疾首的教育道,年輕那會,自己就是因為看上了下河村的姑娘,結果這破村長一干就是二十年。要不然,以自己的能耐,早就去大城市發展了。
“村長,我……算了,您想怎麼想就怎麼想吧。”李東嘆了一口氣,沒有解釋,否則只會越描越黑。
“小夥子,你看這邊都是葉菜類的,生長快,一個月就能收穫。”村長也沒有抓著不放,注意力很快又轉向了正題。
“這邊是根果類的蔬菜,生長期就長了,不過產量很大,而且保質期長,像黃瓜就可以一直採摘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