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逐鹿天下> 第1181章 貨幣改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81章 貨幣改革 (1 / 5)

皇帝蘇河端坐在乾清宮書房,神情專注地批閱著各省巡撫呈上來的奏疏。

在這一沓沓的奏疏之中,有一個詞頻繁地映入他的眼簾——物價暴漲。

如果是尋常物價,還無法引起皇帝蘇河的關注,這次物價暴漲引起了糧價不同尋常的暴漲。

帝國幅員遼闊,掌握著多個糧食產區。

自蘇河推翻大明,登基稱帝以來,他一直對糧價實施著嚴格的把控。

在皇帝蘇河的規劃裡,糧價允許有一定程度的波動。

但是以常見的小麥和大米為例,一百石的糧價要控制在一兩銀幣以內。

紅薯玉米等雜糧,價格會更加低廉。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百姓哪怕是破產,流離失所身無分文。

他只要願意幹活,找一個勉強餬口的日結工,工資能買得起最低廉的糧食。

皇帝蘇河的記憶異常清晰,當年他率領百姓造大明朝的反,其中一個重要的導火索就是陝西地區嚴重缺糧。

陝西因為小冰河時期的旱災,再加上地主人為囤糧糧。

價一路飆升,漲到了普通百姓根本無法承受、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

大明末年,那可怕的糧價,一石糧食竟然漲到了四五兩白銀。

如此高昂的價格,使得百姓想要活著,都異常的艱難,只能跟隨起義軍去造反,才有一條活路。

而如今的糧價,與明末時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明末時的糧價竟是現在糧價的四百倍之多。

控制糧價,這一直是皇帝蘇河引以為傲的一項德政。

如今在交趾、廣東、浙江、松江、山東等地區,糧價卻已經呈現出失控的態勢。

現在糧價竟然已經漲到了一百石三兩銀幣。

這個水平的糧價,不算是高糧價,但這件事情卻暴露出朝廷已經無法管控糧價,這才是最為致命的問題。

皇帝蘇河記得萬分清楚,帝國各大產糧區根本沒有出現減產的情況。

正常的生產條件下,糧食按理說是不應該漲價的。

朝廷明明在努力控制糧價,糧食沒有減產卻反常地漲價,這其中絕對是某個環節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皇帝蘇河眉頭緊皺,目光中透露出憂慮。

他立刻拿起手邊的電話,毫不猶豫地撥通了松江巡撫趙世衡的號碼。

在這幾個物價失控的地區之中,松江的情況最為嚴重,價格漲得最為利害。

他必須要儘快弄清楚其中的緣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皇帝蘇河在打通電話之後,語氣急切地直接詢問道:“趙巡撫,松江的糧價到底是怎麼回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