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複明 “那是人家送的定情信物……”……
同樣一間屋子, 但除了鄭姓商人外沒有一張虞燕熟悉的面孔坐在那裡。
屏風將屋內隔成裡外兩間,外間是花船上的歌伎抱著琵琶吹拉彈唱,裡間則是那些身著漢袍的文人墨客正在吟詩作賦。
虞燕跟在戴山時身後緩緩走進, 還沒和裡面的人打一個照面就聽見有人說道:“想當年國姓爺為大明起兵抗清多年, 沒想到他的後代如今個個都投了滿清......”
國姓爺這個稱呼指的是明末清初那會□□的抗清名將鄭成功, 當年隆武帝因他有功特地賜他大明朱姓。
只是他逝世的早, 剩下的兒子為人荒誕,內政亂象頻出,早在前幾年的時候康熙就已經派人出使並□□, 如今他的後代早已都被劃分到漢軍旗之中。
虞燕心裡一突, 這種稱呼, 她該不會是誤入什麼反清複明的現場了吧。
“戴小公子來了。”裡頭有眼尖的書生一眼就看見了佇立在外的戴山時和虞燕,“不知您旁邊那位是?”
“哦, 這是我弟弟,小時候因為躲無常一直扮女孩養在徽州祖宅裡, 不怎麼叫外人知曉,只是今日正好尋我才跟著到了船上來。”
戴山時在這種時候撒謊眼睛都不帶眨一下, 很順溜地就把話說出口了,說完還把虞燕往自己身後藏了藏:“他生性有些靦腆, 諸位見笑了。”
“你這弟弟倒是看起來有幾分眼熟。”那鄭姓商人眯起眼睛,“我昨日晚上的客人裡似乎也有個這麼大年紀的男孩子......”
“想必是鄭老爺看差了。”戴山時的臉上還是一片鎮定, 只有背後拉著虞燕的手緊了緊,掌心微微出了點汗。
戴山時又不是傻子,聽到剛剛那些人說的話若是還沒反應過來不如跳河算了。
這一窩一聽就知道和前明有著匪淺的關系, 他身後這個可是貨真價實的大清格格,若是被這群人知曉了虞燕的真實身份,他可真得去金鑾殿上自裁謝罪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本來都長得差不多, 老鄭你糾結這些幹什麼。”裡面有人大聲道,“倒是你先前說的那個從英吉利弄來的好東西,當真有那麼大威力,獻給滿清韃子後能讓他們短壽幾十年?”
他話音剛落就被身旁的書生扯了一下:“老鄭還要和戴小公子說話呢,你插什麼嘴?”
鄭姓商人抬手示意戴山時和虞燕落座,他笑眯眯地抿了一口茶:“南山先生的史論言辭精妙且直書其事,鄭某遊歷四方時曾拜讀過他寫的一些明史篇章,裡面不止贊揚了那些抗清義士,而且對清兵在揚州城破後屠城十日的罪行毫不加以掩蓋,鄭某實在佩服。”
“撰寫史書本就應該如此,祖父只是做了每一個人寫史之人該做的事情。”戴山時微微一笑。
“話雖如此,”鄭姓商人的話鋒一轉,“只可惜南山先生如今為滿清效力,朝廷寫的明史,嘖嘖嘖,恕在下直言,主持修明史的人水平實在是太爛太爛,而且在一些事情上難免有失偏頗......”
虞燕坐在戴山時身後倒是不用和眼前這位極度難纏的鄭商人打交道,但是她也沒閑著,船壁上掛著西洋那邊流傳過來的鐘,再過不久就到了她先前和兩廣總督約定的時間了,若是她遲遲不回,他們也會一路尋過來。
她甫一晃神,待再回過神來戴山時的臉色已經有些沉鬱了,而坐在他對面的鄭商人卻還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大人所說事關重大,又有危及性命之憂,祖父早已年邁,恕在下不能從命。”戴山時不卑不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