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舅母說了不拘什麼出身,只有一點要容得下人就好,脾氣最好大氣、不計較。”
這個要求……虞燕沒忍住問道:“舅母也往兩個表弟屋裡放人了?”
李氏嘆了一口氣:“咱們家又不像皇家,興什麼婚前先在屋裡放兩個格格的風氣,你舅母這麼說還不是為了容姐兒。”
“她比你還大兩歲,如今都二十一了,滿京城的男子門當戶對的那些畫像跟流水一樣送進她的院子,就是你舅母不管怎麼問,那孩子最後也就說一句‘比我還不如’,可把你舅母氣得夠嗆。”
虞燕心虛地咳了兩聲,只聽李氏繼續說道:“這麼多年下來了你舅母也快死心了,只想著女兒既然不想嫁人,那也就不勉強她了。只是如今父母尚且還在,照拂照拂女兒還行,怕的就是就是等他們以後過世了,兩個弟妹容不下容姐兒這個一直在家不出嫁的大姑子。”
“舅母想多了,容姐兒又不是沒手沒腳,不能靠自己養活自己的人,再說了她有我這樣一個表妹,只要我在一日,我就為她撐腰一日。”虞燕笑嘻嘻寬慰李氏道,“哪裡有人敢欺負她?”
“打住,你可別在這邊說你表姐說的起勁,我還沒說你呢!”李氏笑了一聲戳了一把她的額頭,虞燕哎喲一聲後就聽自家額娘說道,“你年紀也不小了,就算先前萬歲爺答應了你婚事自主,可也沒說能讓你一直不成婚啊?你身為皇家格格,在這方面估計還沒你表姐自由,親是肯定要成的。”
“只是你和人家不一樣,萬歲爺特地和你阿瑪叮囑,你日後成婚是招夫婿進來的,到時候如果有了孩子姓的也是愛新覺羅。”李氏小聲道,“你心裡可有人選?只要是在旗的男兒都行。”
愛新覺羅家的老祖宗規定過,旗民不通婚。哪怕是坐到輪椅上的那一位也得遵守這條規矩,所以像宮裡的的那些無名無份的漢女庶妃只要有了孩子,康熙就會讓內務府的人編一個旗籍給她們。
“……”虞燕沒有立刻開口反駁,李氏就立馬明白眼前這女兒估計還真有那麼一個有些好感的物件。
“誰家的孩子?你阿瑪認識麼?”李氏急忙道。
“認識,您也認識。”虞燕拍了拍自己的臉,“不過這也太快了。”
哪裡有人前腳剛被表白後腳就要成婚了呀?
“這有什麼快的?你如今也不是盲婚啞嫁,這算起來估計還比你弟弟強點。”李氏眨眨眼,“我也認識?我認識的和你年紀相仿的男孩可不多,除去那些宗室子之外就沒剩下幾個,大部分還是你阿瑪門人的孩子。”
虞燕連忙搖頭:“額娘您別猜了,八字都還沒一撇呢,才說開沒多久,你女兒我還打算多培養培養感情。”
李氏噗嗤一聲就笑了,隨後卻正色道:“你是皇家格格,卻也是女孩,咱們女人在感情裡面難免會用情過深,難免傷心。你可千萬不要學額娘那樣,有了夫婿後就滿心滿眼都是他,最好就是像現在你這樣,有自己想做的事。”
她前半輩子就是被“情”這個字給困住了,等到孩子們都長大以後才發現,那些天潢貴胄們眼中感情和真心都沒有那麼要緊,尤其是皇家的男人。
虞燕一邊點著頭一邊卻不由自主想到許多年前李氏趴在視窗,日日夜夜期盼著胤禛來椿居苑的模樣。
沒想到這麼多年之後,居然能夠從她的口中聽到這麼一番話。
殿試名次公佈是在五月初,星德中的是二甲五十名,名次比春闈的時候高了幾個,因為他年紀小再加上滿人的身份,在京城裡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原本已經跟他扯開關繫了烏拉那拉氏一族又重新像狗皮膏藥一樣貼了上來,說是要給他介紹婚事,結果一連跑了他在京郊那邊的房子好幾次都沒遇到他,問府邸門口的侍衛也只說他不在家,送的禮堆在門口放了好幾天最後還被退回去了。
乾清宮內虞燕把這些事兒都當作笑話講給康熙聽,老人家年紀上來了就愛聽這些家裡長短的故事,聽得津津有味不說還時不時會點評兩句。
“朕記得你這個伴讀,剛和你進宮念書的時候看起來比你小了好幾歲,朕帶著你去木蘭圍獵那會兒卻出其不意拿了個第二的好成績。”
康熙樂呵呵道:“那小子還是有點血性的,下來的時候手上被韁繩蹭的全是血,不過話又說回來,滿人就該是這樣的。”
“倒是沒想到他念書念得也這樣好。”康熙不禁有些感慨,“只可惜年紀小了些,不然的話說不定朕還能親眼見到他日後做到高官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