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紅樓賈政很正經> 第43章 春日暖農田做學堂 本朝初建,太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章 春日暖農田做學堂 本朝初建,太祖…… (3 / 3)

姐妹幾個順著看過去,果然是晏笑。二人也不知道說些什麼,看起來卻很有趣。

兩位先生先是帶著學生們在農田中走了走,若遇到耕農,便隨口交談幾句,並與學生們講一講耕農種些什麼,又是如何收成的,諸如此類。

又遇到一大片稻田,時清來了興致。他走到水渠旁,示意學生們也跟過來看。晏樂也同時示意白鹿書院的學生去看。

“江南地區的稻田大多是引河水或者湖水灌溉的。往往有一水車,或人力踩水車,或用牲畜,以此産生動力,將水流引到田裡。”時清頓了頓,看學生們聽得認真,就繼續道:

“你們看這位老伯和嬸子正在插秧,都需要挽起褲腿,赤腳踩到水裡,很是辛苦,也容易被一些蟲子叮咬,又如一種叫水蛭的蟲子,咬一口定要吸飽了血···”

學生中有幾個家中本來就是農戶,此時聽了,也很是贊同地點頭,深有體會。

時清說罷,又看晏樂。晏樂笑了笑,接著時清又道“你們中有誰知道水稻如何施肥嗎?”

有幾個農家學生便回答,是榨油後剩的豆渣或其他的廢料。

晏樂點頭贊道“咱們書院的同學出身不同,因此每人瞭解的事物也就不同。有些農戶家的孩子懂許多耕種之事,而富貴家的孩子卻對吃穿玩物很是精通。這並不能說明誰聰明或者誰比較笨,只是因為不同的成長環境産生的差異。”

“我與時先生總喜歡帶你們到各處走走看看,並不是懶得教你們讀書,只是想讓你們瞭解到更多種生活的面貌。貧窮不是一時的,富貴也很短暫。你們如今多看多學,日後總能用得上的。”晏樂說罷,笑了笑。

這是晏樂創辦白鹿書院多年來一直秉持的理念。所謂“有教無類”,她從不因為學生的出身而選擇他們,只看重學生個人的品質。

而時清,也是受到了晏樂這種理念的影響。她們也都曾是富貴家庭出身,而現在,她們都只是書院的教書匠。

從稻田離開,先生們又帶著學生去了村裡的一處私塾。私塾的先生是晏樂的好友。在私塾歇了一會兒,晏樂和時清便讓學生們去村子裡隨意走走。

“寶姐姐,你這幾日忙些什麼呢?在家裡都總見不到你。”探春想到此事,便問寶釵。

黛玉也是好奇地等寶釵回答。

寶釵因為已經完成大半,也不再隱瞞,笑說“打算籌建一處絲織廠,比較忙,沒顧得上與姐妹們玩。”

黛玉瞭然笑笑,又道“我就說呢,定是正經事務,不然也不會累得眼紋都有了。”

探春著急在寶釵臉上看了看,問道“林姐姐胡說,我卻看不到。寶姐姐才十幾歲,不過是熬了幾天夜,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

寶釵笑了笑,知道黛玉在開玩笑,也並不很在乎,挽著黛玉和探春在村子裡邊走邊看。

正是農忙時候,村子裡多是老弱婦孺,零散幾個小孩子四處玩著。爬樹摘花,追趕打鬧,很是活潑。

寶釵眼尖,看到拐角一處屋子,正有一個婦人在用織機織布。寶釵起了興趣,就想看看。

三姐妹便相攜著走到那戶人家門口,寶玉覺得無趣,和其他同學去玩了。那農婦姓劉,見她們過來,就笑了笑,招呼了一聲。

寶釵有意想說說話,只是看到她忙著織布,就不好開口。

黛玉卻笑道“嬸子,這些布匹都是您織的嗎?可真好看!”

劉嬸笑了笑,便道“姐兒逗我,這布你們怎麼能看得上呢?”只是黛玉一句誇贊她也開心,就起身為三個姑娘倒了水,端給她們喝。

黛玉邊喝水,邊故意看一眼寶釵。

寶釵也不分辯,笑問道“嬸子,你們村裡家家都有織機來織布嗎?”

劉嬸道“怎麼可能呢?織機也不是每家都買得起的。我家男人是個殘疾,幹不了農活。家裡全靠我,只是我又要伺候他,不能出去幹活,就借錢買了織機。既不用出門,好歹也有些錢賺。”說罷,又坐了下來忙著織布了。

黛玉和探春知道寶釵必定有正事要問,也不著急催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