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紅樓賈政很正經> 第43章 春日暖農田做學堂 本朝初建,太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章 春日暖農田做學堂 本朝初建,太祖…… (2 / 3)

黛玉寶釵聽了,便靠在一起笑,看王夫人反應。

王夫人點點頭,說道“很該如此,寶玉性子跳脫,也應該抄些經書磨練磨練。”待又要說時,被薛姨媽打斷了。

薛姨媽笑道“姐夫前兒還說呢,縱使不讓寶玉讀書考學,他的性子也需要磨練,不然總是知難而退,以後什麼事都做不好。”

薛姨媽說罷,又道“姐姐,我記得可清楚?”

王夫人一笑,並不回答。薛姨媽搖搖頭,笑道“也許沒有姐姐記得清楚呢!”

王夫人微微紅了臉,不好理論。

探春看出了其中內涵,便說“咱們去看看父親新栽的花兒,有一些已經冒了花苞了!”說罷,一左一右挽著王夫人和薛姨媽的手臂,往前走了,還向寶釵黛玉使了個眼色,示意跟上。

寶釵心裡既有了規劃,就抽出兩天時間,仔細研究了揚州地區民間絲織業的相關情況。待自己大致計劃好了,就想再與賈政商量商量。

雖然薛家許多管事對絲織業都很內行,只是寶釵為求穩妥,想看看賈政的意見。

賈政聽罷,也很贊賞,便道“的確應該如此,雖說只要守好本有的家業,你們家便沒什麼可擔心的。只是我知道你志向遠大,肯定不滿足於眼前的一點産業。再謀其他的行業也是很好的。”

寶釵聽了,心裡也歡喜,就為賈政倒了杯茶,待他的下文。

賈政又說“按理來說,你們家本來就是主管宮廷織品供應的,如今雖然不為宮裡做事了,之前那些管事們對此事也是得心應手,再進入這個行業,自然比較輕松。”

“只是我想,如今的絲織業已有不少官家産業與民間産業,産出的絲織物想必已足量了。你若想做這個生意,可想好自己有何優勢呢?”賈政問道。

寶釵聽罷,點點頭,便道“姨夫說得在理,我也考慮過這個。”

想了想,又繼續說“我的想法是,主做兩類貨物,一種越精緻越華麗越好,並不為賺錢,是為打出名號,如何打出名號的方法我也考慮好了。另一種便是面向平民百姓,做得適合幹活時穿,又要結實耐穿又要價廉物美,這是我主要想做的。”

寶釵說罷,看賈政神情中很是贊同,又道“另一種,我想試著做一些洋人喜歡的品類,這不一定能做得好,只是一種嘗試。”寶釵說完,靜待賈政反應。

雖然寶釵所說的,賈政也都想到了。就如之前京郊的炭窯,賈政所做的商業安排與寶釵方才所說,大致相同。只是他能想到寶釵所說的這些,是因為他受過現代教育,而寶釵卻沒有。

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寶釵能想到開發更多消費群體,並且擴充套件銷路,將産品銷售到國外。無論成功與否,這種周全的考慮與大膽的創新,本身就很值得誇贊。

足以見得,寶釵是個目光長遠,眼界開闊的人。

賈政笑笑,便說道,“你說得很對,我再沒有什麼要說的。你若做好決定了,需要打點各處官員,只需告訴我。其他的,我也幫不到你了。”

寶釵也笑“姨夫總是自謙,我對洋人一無所知,姨夫似乎很是瞭解呢!若真要做這個生意,更少不了姨夫的指點。”

賈政難得有些不好意思,便說“你看過那本書了?”賈政所說,便是黛玉生辰那日,他送給黛玉的禮物。

寶釵點點頭,她們姐妹幾個都看過了,很是驚嘆賈政寫的故事。其實賈政只是憑借記憶,寫了幾篇莎士比亞的故事。

賈政笑笑,便道“瞭解國外的人很多,只是你們並沒有發現,若真要做生意的話,還是要找一些熟悉語言,並去過那裡的人才好。我也只是道聽途說罷了。”

正值農耕時節,白鹿書院的晏樂先生與青崖書院的時清先生商議後,決定帶著兩所書院的學生,同去周邊鄉村瞭解農戶生活。

因為先前有過救災的經歷,釵黛姐妹四個並無絲毫不習慣的。到了農戶家裡,也很是自如。晏樂先生便更對她們欣賞幾分了。

“寶玉,你不好好跟在時先生後面,跑來這裡做什麼?”黛玉打趣寶玉道。

寶玉卻笑“我們書院統共三四個人,何必與你們分得那麼開,大家穿插著走,既認識更多同學,又能說說笑笑,豈不更好?”

“再說了,時先生不也是老要跟在晏先生身旁嗎?”寶玉手指了指時清,笑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