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菲斯特眼中所見的形象,是他自己。
這個世界的某個意識,用光線在他的視覺中,營造了一個同他外表完全一致的形象。
這個形象存在於他的視野之中,並無實體。
但卻是此世界的意識溝通欲求的象徵,可以看做某種意識載體。
同他對話,就等同於向那個主導意識的對話。
“為什麼選擇我的形象?”
梅菲斯特本來就是奔著研究和交流的目的來的,探尋一個陌生的環境,冒險必不可少,總得面臨些意想不到的、可能危及自身的危險。
他有充足的準備,與底氣,法杖中,羅桓曾埋下的造物能量,就是一層近乎於絕對的保障。
如果造物想要從另一個沒有造物的小宇宙裡撈人,那麼結果一定是沒有懸念的,他一定會成功,只要願意付出代價。
何況,對面顯然存在交流的意向。
由於僅僅說了一句“異鄉人”,不好判斷從何談起,於是梅菲斯特乾脆從給人深刻印象的形象談起,起了個交流的頭兒。
“渚良...我們。”
答非所問。
看得出來,他們應當也不習慣這種交流方式。
畢竟兩個思維、意識、通用交流方式都天差地別的文明,僅僅是資訊的單向傳遞,都非常困難,能夠做到眼下的交流,已經是很不可思議的結果。
幾乎可以肯定,對面曾經想要透過這種方式,同深淵中的惡魔進行交流,以至於利用空氣震動所發出的音節都是深淵語。
可惜同惡魔的交流,必定不會順暢。
中下級惡魔,存在意識,但不清晰,基本可以忽略,上級惡魔雖然有交流可能,但個頂個的暴躁,不能好好說話。
至於領主層階的惡魔,數目同其它惡魔比起來很少,很難碰上,除非像巴比倫同化那樣整體推進。
所以對面的文明,才會具備和梅菲斯特溝通的手段,卻又明顯生疏。
這種尷尬的情況,在交流次數逐步增加以後才有好轉。
交流漸漸順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