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見習造物在對自身職能與使用不清晰、造物能量不足的前提下,並不採納輔助造物的建議,而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來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揮霍。
這些見習造物大多沒有晉升至正式造物的機會。
在造物歷程的前期,輔助造物的知識面和對權柄的瞭解,都遠遠高於被選中的多數文明個體,而這些差距,是不能在短暫時間內被彌補的。
直到正式造物階別,造物才算脫離襁褓期,對自身進行的工作和職能有相當程度的理解。
羅桓已經開始籌算如何在現實中收集恆星資料:“你看,梅菲斯特都能頂著比藍星大那麼多的重力飛出大氣層,沒道理我不行啊,所以咱們完全可以用法術隱身,然後靠近太陽。
問題是,藍星和太陽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藍星的公轉軌道,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
有的時候距離太陽近些,有的時候遠些。
但就算是最近的距離,也在一億四千七百萬公里以上,光線從太陽到達藍星,都需要八分鐘左右。
近一億五千萬公里是什麼概念呢?
時速兩百公里的火車行駛完同樣長度的路途需要八十五年,時速一千公里的飛機則需要近十七年。
再者,就算速度能夠滿足要求,羅桓也會被巨大的引力吸進恆星內部。
綜上,目前巴比倫的魔法體系,不足以讓羅桓在短時間內靠近太陽,並且在收集完資料以後掙脫恆星引力安然返回。
所以在現實中親身收集恆星資料的方法行不通。
“那就從周宇小胖子所在文明下手?
現在去創世俱樂部,釋出資訊也行,我把小宇宙的規則貼上去,說不定運氣好,能夠找到規則相容的造物,從他們手裡買些恆星資料。”
小板磚提議道。
“貴嗎?”
羅桓搓手問道。
價格是最被看重的因素之一。
捏造了巴比倫星和熒惑星以後,羅桓手裡的造物能量不足十晶,維持時間流速也時刻消耗著大額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