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圍城的第二天,楊廷和終於一大幫子文武官員進宮了。
現在誰都看得出來是皇帝贏了!但贏多少,怎麼贏卻是一個問題。
皇上固然可以讓大軍進城,殺一個血流成河。
但殺完之後麼?
大明朝廷的還要不要維持了。官員們的空缺怎麼填補。
楊廷和手上厚厚的一本名冊便是他最後一搏的根本。
這次牽連之廣,參與人數之多,便是楊廷和的底氣。
官員有中央的,有地方的。正德皇帝殺還不是不殺?只有皇帝拿了這本名冊,正德皇帝肯定要江山不穩。但正德皇帝不拿的話,正德皇帝如何心安?
這可是弒君謀反!
可就在群臣來到金水橋的時候,卻被攔住了。原來的將領已經不在了,現在守在宮門外的卻是一名不認識的將領。
楊廷和苦笑,群臣變色——皇帝藉著外來的壓力,恢復了對內廷的控制。派來包圍或者叫“保衛”皇宮的軍隊反水或者叫投降了了。
楊廷和他們算是失去了最後一絲鉗制正德皇帝的手段。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局面反轉,幾個剛剛還鼓起了餘勇的大臣剎那間臉色蒼白地跌坐在了地上。
楊廷和他們足足在外面在宮門外等了2個時辰,若果換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到最後,只有也只准楊廷和一個人進宮,其餘的官員卻被攔在了外面。
如今的官員難,正德皇帝也難!
正德六虎都回來了,除了消失的劉瑾,張永也不見了蹤影。
楊廷和看得心裡咯噔一下,便知道皇帝該知道的應該都知道了。
事到如今,楊廷和也不再肖想皇帝的原諒了。再大度的皇帝也不會容忍弒君的陰謀!
只是皇帝準備怎麼辦?這次牽連之廣,大家官員十去其三,另外的七成的乾淨不到哪去。皇帝怕不怕天下大亂?
君臣再見,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客氣。所有表面的尊敬和溫情都隨著一場陰謀雨打風吹去,皇帝精神顯然不錯,風寒應該早就好了。只是不知道是皇帝不藥而癒,還是用了別的藥方。
太醫院和內廷也免不了一場清洗了。皇帝不會容忍自己的性命操於別人之後。朝臣勾結內官本就是大忌。只是一直無法禁止罷了。
皇帝斥退了左右,和楊廷和密談了整整一天。
沒有人知道他們談了什麼。也沒人知道楊廷和拿出的名冊,皇帝看了沒看。
當天晚上,城外的大軍轟隆隆地開進了北京,然後一家家的名門高府,權貴之家被抄家。成國公府,永寧侯府,襄城伯府,六部尚書,錦衣衛指揮使等等一大批只能讓京城百姓仰望的豪門大弟,被一夜打落了塵埃。
一隊又一隊的犯官家眷被押送進了大牢,沿途哭聲震天,到處是喊冤的聲音,嚇得京城的百姓也跟著一夜無眠。
楊廷和從宮中出來之後,一言不發。當天晚上就交代了後事之後,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的首輔生涯!
眼見著風波越鬧越大,京城裡緹騎四處,每天都有人被大批官兵廠衛破門而入的時候,天下所有官員終於忍不住了。
兔死狐悲,更何況一干大佬門生無數,牽連更廣,皇帝這真的是要殺光滿朝文武,天下官員嗎?
接下來的日子,朝廷完全陷入了癱瘓之中,眼看就要天下間烽火四起的時候,英國公,魏國公終於帶著僅剩的官員入宮和地方上八成以上官員連署得奏章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