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謂忠誠,那只是背叛的代價太大,或者背叛的利益不夠。
特別是到了英國公這種位極人臣,看穿了一切地老狐狸面前,英國公府的利益永遠第一。
或許英國公自己可以為了皇帝去戰鬥到死,但不代表他願意拉著整個國公府陪葬。
而了塵的提議卻明顯讓老狐狸動心了。
許國封疆,開國稱王的誘惑,瞬間在老狐狸的忠誠與背叛的天平上添上了一個大大的砝碼。。
至於如何去取得自己的報酬,皇帝會不會答應,以及了塵的話是不是忽悠都不重要。
只要了塵國師站在分封的這一邊,皇帝如果不想在再落入今天的境地的話,有功不賞,或者賞賜不厚的話都是上位者最大的大忌。
而英國公他們除了王位,還能有什麼可以酬功的麼?
天山之北地封建之議,無非一個名義罷了,反正是大明現在無力控制的化外之土。
只要皇帝和皇帝肯開一個口子,會有無數權貴之家自帶乾糧地支援皇帝,只為了一個分封建國的可能。
大明也能從此完成當年漢唐未成的偉業,化胡為夏的口號倒是不錯。況且最迂腐的老儒也不能否認這是周禮的一部分。何以如此厚此薄彼呢?
在大明再位高權重,大明也不是他們的。只有自己的國度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萬世基業。
這才是真正的本能。人說道底不過高階一點的動物,也從沒有什麼人之初,性本善的可能。
英國公心動了,但還是需要和自己身後的幕僚商量一下,給自己一個仔細考慮的時間。
但肯定不會太久了。機會只有一次。皇帝等不了,京城那幫子反噬的臣子們等不了。
若是正德皇帝在大軍到達之前,被陰謀害死的話,了塵和英國公之間的協議自然也就成為了泡影。
了塵回到了西域都督府的客房。了塵的徒弟和徒孫早就在那裡等待這他了。
十幾年了,當年淳樸的少年,也成為了一方道教的高功道長。甚至成為了一位名醫,在士兵中的威望直逼主帥。若不是身份問題,不可能威脅到英國公的帥位,幾乎都要被忌憚了。
這個從出門迎接自己的站位就知道。
英國公站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了塵的這位弟子。其他人都要站在後面,一點都沒有超越的心思。也就是說,自己這位無官無職的徒弟,憑著聲望讓眾多跋扈的將領服氣了,自動把他放在僅次主帥的位置上。
這就是很不得了地成就了。特別是在這個等級森嚴地時代,更是在上下分明地軍隊裡。
了塵身受了自己徒弟和徒孫的禮儀。然後聽起了自己這位徒弟這十多年來的遭遇。
不得不說,了塵當年撒下的種子,真正的結出了一個個碩果,從東海之濱,到西域流沙,從天之南,到地之北,了塵的徒弟徒孫們秉承了了塵的意志,不避艱險,不但是在中原的土地上,就連國門之外的南亞等地方,一座座玄光觀的分觀被建立了起來,傳道弘法,篳路襤褸,一如祖師當年。
道家是中華文化的根,也是土生土長除了半哲學半宗教不倫不類的儒家之外,最能代表中華文華的所在。當道家的道觀一座座被建立起來的時候,也代表這中華文明開始在此地生根發芽。
道觀會成為生長在猴子們國度的華人精神上的寄託,也會是團結海外華人的聯絡所在。
一個不會說漢語,不會寫漢字的華人也就和華夏民族沒有了關係,一個黃面板卻沒有認同的漢人只能算進猴子一類了。
了塵不能不為此欣慰,也不能不為此感動!
了塵聽得自己徒弟說完之後,一聲長嘆道:“沒想到,你們竟然真的做到了啊!”
了塵沒有問他們遭遇了多少艱險,也沒有問他們遇到了多少劫難。篳路藍縷的開拓,無一不是以艱難地前行,從而發展壯大。了塵也不能讓自己的這批弟子的艱難沒有回報。想了想之後道:“為師很欣慰你們能做到為師所說的話,道家功行三千,本就該從篳路藍縷而來,沒有經歷過艱難和危險,也不會明白道之真諦。為師會在十年之後,召集所有弘法弟子迴歸青城總山,無論生死,都可以來。貧道會為你們正名,也獎勵你們身為玄光觀弟子的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