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翰賢侄!”
聚賢園,書房。
面對正前方默默端坐於一排座椅最下首的年輕縣令、弱冠謀士的身影。
離閒哽咽,淚溼袖口,又喜又哭,泣不成聲。
他並不是一個果毅堅強、城府深厚之人,而是世人眼中的優柔寡斷、多情軟弱。
可惜他卻有一個手腕鐵血、權欲旺盛的母后。
又錯生在了帝王家。
也不及八弟相王離輪那般聰慧能忍。
這一份優柔寡斷、多情軟弱的性格放在平民或富貴人家,或許算是和善體貼、重情重義,對妻子對兒女而言,算是好夫君、好父親。
可惟獨不是一位好帝王,或者一位好主公。
離閒在很早以前,經歷廢帝風波,貶為庶人之後,就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
往日那些他寬厚優待、萬般的東宮潛邸近臣們,一個個離他而去,默默斷絕聯絡。
唯一不惜辭官跟來的,只有那位雖古板迂腐、卻崇仁守禮的袁老先生。
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離閒心灰意冷,自我麻痺。
他改名為蘇,沉溺江南小城十數年,算是不愧名中一個“閒”字。
可這種,從帝王到庶民的落差,尋常人如何接受得了。
離閒其實也忍住了,本就是軟弱性格,曾經,他一遍又一遍的告訴自己,“不失為富家翁”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況且還能與髮妻一起白頭,陪伴扶蘇和裹兒成長,這也算是曾經帝王家難以體驗到的真情,須知足也。
直至,上個月洛陽宮廷再次派來天使,且還是舊日“情敵”,他嚇得半死,母后贈送的那一枚“玦”,至今還讓他畏懼不敢近。
而真正令離閒心態轉變的,是不久前歐陽戎講過的“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
還有十五那日,衛少玄掀開羊皮、露出獠牙追殺他一家妻兒的經歷。
後者,點燃了他滿胸的憤慨後怕。
而前者,面前這位智謀無雙的賢侄,給了離閒希望。
他不想再做這個朝不保夕、甚至被子侄輩戲謔追殺、被強搶愛女的窩囊廢了。
哪怕這個念頭,令他怕的渾身瑟瑟發抖,面前那位鐵血母后的身影遮天蔽日,令人望之絕望。
可離閒還是邁出這一步,拼命全力的挽留良翰賢侄。
不是為了他自己的權欲,而是為了眉娘、扶蘇還有裹兒。
他自己混吃等死,窩囊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