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競爭也很激烈,在戛納有個好口碑,確實有利於《將雲臺》的宣傳,拖到八月再上,戛納的紅利時效就消失不少了。”
“《落葉之語》還在上映,你知道嗎?”宋遲忽然問。
“嗯?”周雲有些意外,“我不清楚,應該是還沒有下映吧,怎麼了?”
“吳成寶跟我分享了一組資料,《落葉之語》已經連續一個星期,每天的票房都固定在6080萬的區間了。”
“啊?”周雲一愣。
在周雲去戛納之前,《落葉之語》的票房已經累計到了1.7億,已經到了國內文藝片的票房峰值位置。
只不過,現在基本上已經產生不了太多的票房了,周雲不知道宋遲所說的這個是有什麼含義。
宋遲說:“在國內,一般票房都是逐日減少了,《落葉之語》卻在上映了一個多月的時候,每天仍然穩定地產生6080萬的票房,而且,沒有減少的趨勢,這是一個小奇蹟,很多電影公司都關注到了這個現象,在研究它為什麼能夠有這樣的長尾效應,像你出國後的這些天,它又拿到了將近600萬年的票房,當然,這不是個很高的數字,可是,誰也不知道這個日票房能持續到什麼時候再跌落,整整一個星期,沒有往下降,這已經突破了市場規律。”
周雲大致明白了宋遲的意思。
她說:“或許是因為前期關於《落葉之語》的爭論聲音,讓很多人都知道了這部電影,所以大家都在陸陸續續地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一般來說,討論度會給電影帶去票房的新增或者峰值,而不是這麼平靜的持續狀態。”宋遲說,“如果最後這部電影真的發揮長尾效應,突破兩億票房,那估計整個業內都要震驚了。”
目前《落葉之語》距離兩億票房還有兩千多萬的差距,按照目前《落葉之語》這個日票房的樣子,幾乎是達不到的。
這也是為什麼吳成寶專門把《落葉之語》的票房資料分享給宋遲。
他是在琢磨一件事:文藝片在中國這個龐大的電影市場,未必沒有票房市場。
對於一部製作成本只有幾百萬到兩千萬之間的文藝片,基本上只要票房能夠達到兩千萬以上,就一定能夠盈利——因為還有電視轉播、線上點播放映、海外銷售、DVD等周邊銷售。
但是,文藝片能不能在院線拿到票房,基本都是個例,而不是一個穩定的情況。
《落葉之語》能拿到1.7億的票房,吳成寶不奇怪,畢竟是薛琴導演,周雲主演,又有《幕後》珠玉在前,能吸引很多觀眾。
可是,現在這個時候,粉絲效應顯然已經用完了,這種情況下還能生產票房,這是為什麼?
各種資料分析之下,有一個結論被提出來:在國內是有一群願意看文藝片的觀眾的,而曾經這批觀眾的規模不大,不足以養活文藝片這個市場,現在似乎達到相應的規模了。
如果真是這樣,對宋遲他那家制片公司來說,就是一件大好事。
對周雲這家小工作室,也是一件大好事。
中低成本的文藝片,恰好是他們這兩家的長項。
只要證明有這個市場存在,他們大可以慢慢地研究出一條穩定的路子,去製作一些精良的文藝片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