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像。很多畫朕看了,衣服上確實畫了褶皺,但一點不像,不真實。”邵樹德說道:“你拿一件袍服放在陽光下,看看陰影光線變化,或有所得。”
說完,邵樹德起身,道:“朕不管前朝怎麼畫的,但新朝有新氣象,朕的要求就是,不要追求虛無縹緲的意境,腳踏實地,畫得更寫實、更真實一些。遠近、立體、光影、凹凸、線條,仔細琢磨一下,或可出一個新流派。”
說著說著,他已經走到一尊石凋前,問道:“張卿、楊卿,你們看看這石凋武士像不像真人?”
二人都不敢說話了。
“朕看一點都不像!”邵樹德毫不留情地說道。
人臉五官比例就不協調,比較誇張,不似真人。這是此時凋塑的通病,不注重寫實。
後世王處直墓的侍女畫、武士凋塑,在他看來就比較失真,小人書風格。
“陛下,自古以來,都是這麼凋刻的。”楊凝式遲疑了一會,辯解道。
“真的嗎?”邵樹德反問道。
“真的。”楊凝式很確定地說道:“陛下不妨遣人遍訪古蹟,真假一看便知。”
邵樹德語塞。
有那麼一剎那,他都想下令把兵馬俑挖出來了,讓你們看看到底什麼才是寫實派。
但他終究不敢。這時候挖出來,根本沒有能力妥善保管。一旦毀於戰火,他就是民族罪人。
但他還是想不明白,明明秦代的陶俑那麼寫實,後世發展了幾百年,怎麼就路子越走越歪?往誇張的方向發展?
從人的本性來講,不應該都是臨摹大自然開始,追求真實的嗎?
“朕是武夫,只有一個要求:實事求是。”邵樹德說道:“本朝一切宗旨,從實事求是開始。人本來是什麼樣,就什麼樣。便是給朕作畫,也無需修飾。朕嘴角有條細小的刀疤,畫師畫的時候,為什麼隱去?沒必要。記住了,實事求是。畫畫、凋塑、穿衣、為人、做官等等,一切以實事求是為要,不要掩飾。人的本性,朕略知一二。武夫們為朕拼殺,難道是忠君愛國嗎?朕以恩義結之,以錢糧養之,以富貴誘之,故奮勇拼殺。難不成還真是為了大義?”
“陛下,大義還是要講的。”楊凝式諫道。
“朕又不蠢,當然知道這點。”邵樹德氣笑了,道:“君是聰明人,有些話朕無需兜圈子。大義可以讓人康慨赴死,讓人忠心不二,朝廷可以少花很多錢。這也是實事求是,當然是要講的。朕所求的,是你等在為人、做官上面實事求是。不要用玄之又玄的東西來騙人,一切化繁為簡,直指本源。不要說空話、套話,不要袖手清談,態度務實一些。便如做買賣,商人逐利,這就是實事求是,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人本性如此。還有美人——”
邵樹德隨手拉過執扇宮人阿布思氏,道:“人皆愛美,何須用寬袍大袖掩飾起來?”
阿布思氏身上的還是襦裙,但上身的單襦裁減過,變得極為貼身。就和那日跳舞的蕭十五娘一樣,凹凸有致,塑造了人體之美。
在緊緻程度上,和後世西方的宮廷裝有幾分類似了。但袖口沒有五花八門的蕾絲,裙襬上也沒有繁複的褶皺,一切還是唐裝元素。
唐代在服裝上的大膽和性感程度,是遠超後世的。襦裙有圓領、雞心領等各種,開元盛世,袒胸之風盛行。不光宮廷之內,便是貴族、富商之家,也是如此。厲害的露出一半胸,這從唐人詩歌描繪中就能看出,腰、手腕、胸的描寫不勝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