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第八十四章 財賦整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四章 財賦整理 (3 / 3)

“其二曰官俸支出。依大曆十二年(777)釐定之外官俸料,河南府俸料額同京兆府。尹一員,月俸八十緡,少尹二員,月俸各五十緡……全年官俸開支六萬緡餘。”

河南府官員品級高,等同於京兆府,轄縣又都是畿縣,因此官俸支出是比較大的,佔到了當前財政收入的15%左右。

“其三供軍遞頓支出,此為最大項開支。”裴廷裕說道:“河南府有州兵四千二百餘員,年供軍五萬六千餘緡。”

這是包括軍餉、物資、採購、訓練等各類總支出了。吃飯沒算在裡面,因為地稅可以支出,河南府不缺糧。

“供軍不費,遞頓極費,且無定數。”裴廷裕說道。

所謂遞頓支出,就是過路及臨時屯駐的開支。

大唐有制,“凡諸道之軍出境,仰給於度支。”也就是說,禁軍、藩鎮軍外出作戰,包括賞賜、撫卹、物資轉輸之類的費用由中央財政負擔,但地方府州仍然免不了有巨大的開支。

大軍過境,軍士們粟麥、酒肉價要供給吧?臨時屯駐,你要負擔。甚至到了後來,中央財政困難,地方府州也要幫著中央承擔部分開支,甚至比例越來越高。

邵樹德治下就是這樣。

大軍征戰,除後方轉運外,就近徵集的部分也相當龐大。戰事越頻繁的府州越倒黴,基本會把地方財政消耗一空,甚至還倒欠賬。

這就是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不分,一筆糊塗賬。

“以河南府的情況來看,官俸、供軍及雜費開支,大概佔到兩稅收入的三一之數。”邵樹德說道:“去年送使約二十萬緡,是這個數吧?”

“正是。”裴廷裕說道。

東都畿汝節度使手裡沒兵,送使之後的錢,再扣掉幕府官俸開支,剩下的都可以送到邵樹德那裡養兵,這個數字與汝州、鄭州攤一下,大概在十七萬緡左右,這就是河南府對中央財政的最終貢獻。

四十萬的總收入,中央拿到了四成出頭的樣子。比例有點低,但說實話,地方經費也很緊張,經常虧空叫苦。

“亂!”邵樹德嘆道。

藩鎮為國,要做的東西很多,不僅官制、軍制要變,混亂的財政制度也要改變。

在各鎮罷廢之前,他就經常伸手向節度使要錢,因為他們上供過來的錢不夠用,而且上供比例也忽多忽少,有時完全沒有,甚至還要上面貼錢發工資。這不是節度使們不努力,實在是戰事頻繁,財政已經完全亂了。

沒錢就向百姓開徵雜稅,還能怎麼辦?德宗年間,經歷了安史之亂,人口銳減,百姓流亡,地方上有叛亂藩鎮,有不納貢的藩鎮,但中央財政收入竟然比天寶年間還高,你敢信?這固然有兩稅法施行後,豪門貴族、富商土族也開始納稅,稅基擴大的因素,但橫徵暴斂也是很普遍的現象。

“有些地方的稅制,可以定下來了。比如關北道,常年無戰事,一戶納多少糧、多少布、多少錢,定一下。地方上的倉城,也遣人歸置一下,哪些歸朝廷,哪些歸府州,最重要的是,地方要給朝廷多少錢,五成,更多?或者更少?”邵樹德看向諸位宰相,道:“爾等仔細合計一下。”

中央、地方分稅制改革,勢在必行。

邵樹德估摸著,這需要一個道一個道地定,依據實際情況,確定一個比例。

亂糟糟的財政狀況,肯定不是新朝應有的氣象,該上正軌了。

(友情推薦《我真的長生不老》,夏花娘寫的,懂的都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