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的醫學就這樣,太醫也治不了多少病,事實上他到現在都沒弄清楚王遇得的是什麼病。
而隨著早年跟隨他的大將年事漸高,身體陸陸續續都會出一些問題。他也密切關注著,目前看起來一切還好。
前陣子他還到伊闕關北的天雄軍大營之內,看到牛禮時,想起他歷史上可能是得糖尿病死的,但牛禮也不是什麼大胖子,只能旁敲側擊叮囑他注意了。
“打下太谷關後,諸軍先休整一下。泥地行軍,渾身溼漉漉的,我還不至於如此苛待士卒。再者,引發軍中疫病,就更不妥了。”邵樹德與王遇一同前往關城,道。
他本來想在關城上置酒的,但一想到王遇的身體狀況,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大王,伊闕關打算如何處置?”王遇問道。
“遣人招降張歸霸,大軍先休整一下。”邵樹德說道:“天降大雨,鯨吞不得,那就零敲碎打。丁會這次,不死也要扒層皮下來。”
伊闕關離太谷關並不算太遠,數十里罷了。什麼威戎軍,名字取得好聽,還不是七拼八湊的?
天氣是公平的,既阻止了夏軍的大規模推進,同時也對佑國軍的撤退造成了阻礙。當然,如果他們不撤退,決意死守汝州,那就更好了。待我十多萬大軍陸續集結過來,將你這三萬眾吞吃得一乾二淨。
……
丁會在聽取幕僚們的意見後,愈發心神不定了。
洛南三關以南的地形,西邊是熊耳山、伏牛山,北邊和東邊是嵩山山脈,南面是方城山,只在東南方向有個敞口,直通許州。
西面根本不用考慮,群山連綿,沒有什麼威脅。
北邊和東面的話,有幾條穀道,如果防住的話,沒什麼大問題。但棘手之處在於,轘轅關已被夏軍在正月裡攻佔,現在他們已經從此前出,攻佔了登封、告成等地,太谷關戰事正烈,但也不太樂觀。伊闕關則相對平靜。
唉,北面防線,一點被突破,則全域性糜爛。
出轘轅關後,如果夏人有心,定然會前後夾擊太谷關。拿下此地後,或西進包抄伊闕關南側,或從山間小路斜插至汝州城下——後者不太可能,陰雨連綿,山路溼滑,那是要餓肚子的。
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已經很危險了。
南面的危險之處在於三鴉谷、宛葉走廊。折宗本已大舉北上,攻葉縣,擺明了不想讓他們走。三鴉谷相對平靜,還沒見到敵軍攻來。
佑國軍五宅兵馬使丁知朝見父親神色猶疑,起身道:“阿爺,是戰是走,如今也該拿出個章程了,兒覺得該走。”
“說說看。”丁會坐了回去,用鼓勵的目光看向兒子,說道。
這是他的次子。長子丁知沆在汴州做人質,不得擅離。
“梁王已令阿爺撤至陳許,此時撤軍,並無不妥。”丁知朝說道:“況且孔將軍已離郟城,阿爺心中已有決定,何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