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一個趙國,就在先帝的百般呵護下,走過了十年的歷程。
趙王也是有雄心壯志的,更會禮賢下士、關愛民生、操持軍務,整個伊麗河谷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漸漸有了相當的起色。
可惜了,如果先帝再活十年,再給趙國十年時間,屆時可能又是另一番難以想象的繁榮景象了。
今上雖然多次表示要繼承先帝遺志,但這種事情誰敢保證呢?
像這一次隨移民一起抵達的,還有大量急需的物資,甚至是新培育的農作物種子、耕牛挽馬、布匹書籍、常用工具等等,其價值委實難以估量。
正在路上的那一批移民也攜帶了海量的物資及各類專業工匠,無論哪樣都可以極大改善伊麗河谷的現狀。
萬一新君給伊麗河谷“斷了奶”,那日子可就難受了。
他們現在能穩穩壓制熱海突厥、八剌沙袞回鶻一頭,靠的就是洛陽朝廷的大力支援,一旦沒了,屆時不說被另外兩家壓下去吧,至少也會放慢發展速度,讓人十分頭疼。
也正因為如此,此番趙王世子邵修文進京奔喪,就精挑細選了很多禮物。趙王也千叮嚀萬囑咐,見到二叔時一定要執禮甚恭,多講感情。
今上是性情中人,多打感情牌、親情牌,效果比什麼都好。
“前路晦澀難明,唯有乞求老天保佑了。”錢六郎策馬而走,沿著緩坡進入了山谷之中。
農田、菜畦、果園、牧場、森林、河流、高山……
伊麗河谷當真是西域最肥美的一處所在了,農牧皆宜,土壤肥沃,怪不得自匈奴時代起,這裡就被爭奪來爭奪去,沒有個盡頭。
如今大夏崛起,聲勢日盛,伊麗河谷被來自中原的華夏子民佔據,希望能一直如此吧。
清脆的馬蹄聲在山谷中不斷迴響。
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個村落、一座座城池。
城牆之外,鐵匠學徒已經點燃了爐子,再過一會,叮噹的旋律就會響徹一整天。
山野小店之中,早起的信使、商旅正在照料馬匹,打算趁早趕路。
遼闊的牧場之上,農人們揮舞著鐮刀,為入冬準備草料。
粗粗整飭出來的驛道之上,一輛輛馬車滿載糧食,前往各個倉庫。
學堂之中,來自中原的經學生抑揚頓挫地讀著經典書籍,堂下蕃漢學生懵懵懂懂,跟著誦讀。
一切早就走上正軌,一切還需繼續夯實根基。
******
已經改名“大宛”的拔汗那城剛剛經歷了重修,更準確地說是擴建。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西域也算得上是名城大邑之一了,雖然沒法和中原比。
楚國建立已有數年,楚王邵慎立也漸漸在中亞站穩了腳跟。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意味著無數難以想象的鐵與血。
楚國與趙國,終究不一樣啊,兩位大夏親王的風格也不是一回事。
趙國建立已逾十年,趙王會治軍,會打仗,但他更喜歡的還是梳理內政,發展生產,積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