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方!
“縣東還有李家陂,週迴十八里,以魏孝文帝賜李衝受名。天寶六載,更名為廣仁池。”戶部侍郎張玄晏介紹道:“鄭州七縣,縣縣都有陂池,尤以管城、滎澤、中牟三縣為最。百姓沿池開墾,幾為魚米之鄉矣。”
邵樹德嗯了一聲。
到了後世,這
些湖泊有的消失了,有的面積大為縮小,農業條件差了很多。
而此時河南的富庶,是因為他們有不遜於後世江南的水資源,地勢還比江南平坦,疾病也少,故得以大規模開發,阡陌縱橫,良田成片。
圃田澤在《周禮》中為豫州藪,天下有名的大湖泊,此時仍有數百平方公里水域,且水深足夠,設有二十四個商貿碼頭,豈是後世鄭州市內的那個小小的湖泊公園可比的。
“讓拓跋思敬來見我。”邵樹德在圃田澤邊坐下,說道。
李逸仙已經輕車熟路地準備好了火堆,然後用大鐵盤開始煎肉。
大臣們也興高采烈地圍坐在旁邊,看著滋滋冒油的羊肉。
大鐵盤是懷州魏氏鐵匠鋪幾年前的“偉大發明”。史上第一次,可以將一整塊鐵做得那麼大。如果再大一些,都可以用水力來鍛打了,但現在顯然不行。
“拜見陛下。”已是一個成功商人的拓跋思敬拜伏在地。
“起來吧。”邵樹德揮了揮手,說道:“還在做牛羊買賣麼?”
“是。”拓跋思敬答道:“鄭州七縣的牛羊,一半出自拓跋氏牛羊行。”
拓跋思敬也不用遮掩什麼。這些東西,邵聖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隱瞞只會壞事。
“另一半出自諸葛氏牛羊行。”邵樹德大笑道:“你倆做得好大買賣。”
拓跋思敬、諸葛仲保兩位敗軍之將,一門心思做買賣,不問政事。而且兩人身份特殊,也沒人找他們麻煩,日子過得倒也瀟灑。
這些年,他倆販往中原的牛羊,幾十萬頭總是有的,極大支援了中原地區農業的發展。尤其是直隸道諸州,推行三茬輪作制需要大量牲畜,拓跋、諸葛二人是官府來源的極大補充,功莫大焉。
“聽聞你也在培育細毛羊?”邵樹德又問道。
“是。”提起這事,拓跋思敬一臉興奮,道:“陛下,臣培育出的烏延羊,產毛多且長,兼且細軟,比東章羊……”
看到前勝州刺史、新任司農卿梁之夏臉上的笑容有點僵住了,拓跋思敬果斷改口道:“僥倖,僥倖而已。”
其實,培育新物種確實有相當大的偶然因素。
人才、資源的投入固然是必不可少,但有時候運氣也相當重要。拓跋思敬從西域弄來了大食胡羊,然後與靈夏本地的河西羊配種,或許還摻雜了部分沙苑羊、河東羊的血統,居然讓他搗鼓出了一種產細長軟毛的綿羊,而且基因能夠穩定傳下去,真是邪了門了。
邵樹德去歲聽聞之後,經過仔細研究,決定以這種“胡落羊”(拓跋思敬的牧場在胡落鹽池附近)為父本,繼續進行培育,進一步完善提純基因。
目前,胡落羊已經有了萬餘頭,其中大部分被送往司農寺轄下的各個牧場繁衍。待種群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後,便分發至州縣,租給百姓,全民努力,繼續搞。
邵樹德信奉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拓跋思敬搞出來的胡落羊,可不就是人海戰術的成果麼———拓跋思敬因此被冊封為長澤縣男,食封三百戶。
“梁卿,你新官上任,也不用著急。有些事啊,需要運氣的,慢慢來我等著。”邵樹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