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從讜出任河東節度使後,又大力網羅實幹官員,他的河東幕府甚至被稱為“小朝廷”。
鄭從讜是宰相,熟悉官員的背景、履歷和實際能力,因此挑選的都是有真本事的。這些人才,後來大部分都留在河東,為河東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且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李襲吉比他們來得晚一些,但也是受了鄭從讜點撥,離開河中,到太原謀職,被李克用闢為節度掌書記,一干就是十幾年,現在已是節度副使,河東前二的核心幕僚了。
“李承嗣貪功冒進,故有此敗。”康君立早就想好了說辭,回道。
李襲吉臉色稍霽。
康君立一直觀察著他的臉色,見狀稍稍鬆了口氣。
李襲吉心中冷笑,康君立已是死人一個,蠢成這樣,也是少見。
“銀胡簶軍便罷了,匡霸、飛騰二軍竟然全軍覆沒,殿下大為震怒。康都頭,後面可不能再出岔子了。”李襲吉說道。
大順元年,李杭出使晉陽。李克用大勝歸來,在陽曲大閱諸軍,陳列俘馘、軍實,彼時匡霸、飛騰二軍便在列。
這種歷史悠久的老牌主力,雖說戰鬥力沒有這幾年新改編的部隊強,但也非常不錯了,丟了確實心疼。當然,銀胡簶軍不是老牌部隊,也不是新改編部隊,而是新組建部隊,這就沒人關心了。
“李副使且安心。我已收束部伍,治兵完城,以守為主。”聽了李襲吉的話,康君立的壓力陡然增大,立刻回道:“從龍門到石樓,四百七十餘里山路,夏人糧道已被拉長到極致,稍有些風吹草動,便要軍饋不濟,全軍斷糧。此戰我大可固守反擊,令夏人頓兵堅城之下,然後遣人襲擾其糧道。五百里山路,夏人怎麼可能護得周全?”
李襲吉聽了輕輕點頭。
此策還算靠譜。五百里平原糧道,想遮斷沒那麼容易,但五百里高山、峽谷、密林、土塬,想斷的話就太容易了。現在慈隰已讓晉兵搶過一輪,夏人無法就地籌糧,只能長途轉運,這便是機會了。
見李襲吉贊同自己的意見,康君立信心大增,笑道:“打了這仗,我算是明白了。夏軍機動快速,戰力強悍,不能與他們在平原上打,就得在兵力不便展開,地形複雜,補給困難的山區打。他們兵多,馬多,胃口大,消耗大,極其依賴後勤轉運,咱們就盯著這個薄弱點打,能極大抵消我軍劣勢。”
李襲吉聽了這話,不由得刮目相看。
康君立這人,還真有幾分門道,弄死太可惜了。
夏軍騎馬步兵這次結結實實給他上了一課,但康君立吃完虧後,看來也沒閒著,竟然讓他琢磨出了幾分反制之法。
夏軍機動快速的背後,對應著後勤的巨大消耗,幾倍於晉軍,這是無可掩蓋的事實。
夏軍兵多,那就找不便於展開大兵團的地形。
夏軍戰鬥力強,那就用環境、地形抵消其戰鬥力方面的優勢。比如在險要處修城寨,一個臨時徵來的農民,也能在城頭輕易殺死一個身經百戰的夏軍悍卒,這就抵消了他們的優勢。
“你提的這法子,我回去與晉王說一說。”李襲吉立刻說道。
慈隰二州,古來戰事不算太多,因為並不在主要交通線上。本身又窮,人口少,河東方面本來也沒想在這個方向主動出擊。
若非河中衙兵叛亂,而汾水關、霍邑一線夏人嚴陣以待的話,他們也不想從慈隰南下。
如今看來,以後倒可以在這個方向多做做文章了。
慈、隰、石、嵐,這是一整片的山區,從最南面的絳州龍門縣,到北邊的嵐州,出樓煩關至朔州,一共九百二十五里。這片區域,大有可為啊,何必在平原上與夏人打生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