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 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 (3 / 4)

“何耶?”邵嗣武搶先問道。

“不要有偏見。”邵樹德說道:“這世上,萬國林立,城邦眾多。我們華夏之地,這會領先了一步,但萬不可瞧不起外邦蕃人。昔年吐蕃盛時,往天竺、河中等地劫掠,抓回了很多工匠,打製的器械,手法、風格迥異於大唐,但質量很好,並不輸於中原甲冑、刀矛。粟特人善做買賣,龍家人善相馬、養馬,回鶻人養的羊很好,波斯人的樂器不錯,大食人翻譯了很多算學書籍,便是摩尼法師教給你們的那種。天下很大,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外國蕃邦亦有才智傑出之士,萬不可小覷了天下英雄。便是這驢喜豆,中原沒有,但康居故國那一片卻很多,長在貧瘠的山地之上,產量並不輸於大宛苜蓿,可大宛苜蓿需要好田來耕種,驢喜豆不需要。”

“牧草如此,人亦是如此。”邵樹德說道:“蕃人有才智傑出之士,大可任用之,不能因為安祿山造反了就對他們有偏見。平亂第一功臣李光弼便是契丹人,僕固懷恩、白孝德、李抱玉等亦不是漢人。安祿山心腹謀士高尚、嚴莊、張通儒等是漢人,大將崔乾佑、武令珣、田承嗣、李歸仁等亦是漢人。該想的是為什麼會給安祿山造反的機會,如果不給他機會,崔乾佑、田承嗣會不會是戍邊名將?不同的制度,好人能變成壞人,壞人能變成好人。河西、隴右、朔方三軍那麼多胡兵胡將,有人連國王都不做了,萬里迢迢跑來為大唐廝殺平叛。僕固懷恩為平叛軍,被迫出嫁二女至回鶻和親,借來兵馬,全家46人死於王事,可謂滿門忠烈,最後為何被逼得造反?”

“阿爺為何突然多愁善感起來?”邵承節嘻嘻一笑,問道。

“啪!”邵樹德賞了他一記耳脖子,笑罵道:“阿爺今年三十有七,有很多事想做,但現在連朱全忠都未討滅。將來若僥倖一統天下,怕也時日無多了,很多事要靠你來完成。阿爺想說的是,不可故步自封,不可自高自大,不可閉關鎖國。阿爺要統治的是帝國,不是小藩王國,為君者要有胸襟氣度,先聖雲‘三人行必有我師’,難道蕃人就沒有值得學習的嗎?傲慢與偏見,只會讓華夏被人一步步追趕上,最終落後。蕃人好的東西,我們就要學,不要有門戶之見,覺得不好意思,學會了就是自己的。摩尼法師教給你的算學——不,不是算術,是數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父子三人一邊走一邊聊。

“阿爺,這山勢連綿之所,為何要編這麼多民戶?”走到河谷間的麥田邊時,邵嗣武突然問道。

“有些常識你們必須要懂。”邵樹德說道:“開元年間,朝廷在各道、州建立正倉、義倉、常平倉,儲備糧草、器械。對契丹用兵之時,河南、河東可調撥部分糧草,但大頭必然是河北出的。對吐蕃用兵之時,關中可支援少許糧草,但大頭還得河西、隴右出。為父如今對河南用兵,靈夏固然可以船運部分糧草,但大頭還是河中、陝虢、華州所出。而一旦對西域用兵,河中、陝虢的糧草就派不上用場了,這時候就得靈夏、涼州、河蘭出大頭。反過來講,朱全忠若要攻靈夏,他的河南錢糧就派不上用場了,他要到河東、關中想辦法。”

“邵州諸縣,為父先後編了兩萬戶蕃人,開地近萬頃。假以時日,便可年收六十萬斛糧豆的地稅,還有大量乾草、皮子、布帛。”邵樹德說道:“此次河清之戰,為父是抓住機會,趕在汴軍水師之前搶運了糧草,並且還繳獲了柏崖倉中大量汴軍糧食,故能支援大軍征戰。現在沒這個機會了,只能陸路轉運。你說是從河中府運糧好,還是垣縣、王屋縣運糧近?”

“垣、王屋更近。”二人一齊答道。

“將來若佔領河陽,我定然要在河北八縣大肆移民,且耕且牧,積蓄錢糧,然後揮師南下,攻洛、滑、鄭三州。此八縣百姓還要廣蓄馬匹,支援征戰。”邵樹德耐心地說道:“除非我能如這次一樣,在河南搶個大糧倉。但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這種事上,凡事謀定而後動,自己手中有糧,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去看有沒有意外之喜,明白嗎?”

“明白了。”

“這次你倆便隨我東行,先待在王屋,感受下戰爭的緊張氣氛。”邵樹德說道:“便住在金仙——縣衙裡吧,順便學習下處理政務。”

聽到這裡,承節、嗣武二人互相擠眉弄眼。

邵承節湊到嗣武耳邊,小聲道:“阿孃說,金仙觀是藏汙納垢之所。”

邵嗣武聽了樂不可支,兩人一起偷笑。

“嗯?你們在說什麼?”邵樹德有些奇怪,問道。

“我們在說阿爺言之有理。”

……

五月初九,大軍抵達王屋縣,邵樹德帶著親兵和三千騎卒馬不停蹄,當天傍晚抵達了柏崖倉。

高仁厚在河清縣指揮戰事,沒有前來,不過邵樹德對戰況還是瞭如指掌的。

在汴軍不斷挖掘壕溝的情況下,西北營壘已經處於被半包圍狀態。

但所謂的半包圍,其實就是沒有包圍。

他們與河清縣之間的聯絡被隔斷了,但柏崖倉城還可出兵直接援助。

十幾天下來,汴軍的進展其實並沒有多大。這或許和龐師古沒有不計傷亡猛攻有關,他的策略和圍攻徐州時一樣,包圍、分割,但效果不是很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