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北線 (3 / 3)

但平滅秦宗權後,基本不再親自領兵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打理內政之上。這是對的,因為你不再是單純的將帥,而是數鎮實際上的主人,內政不修,是無法長期維持下去的。隔壁的李克用就是個極好的例子,若不是打下了幽州,河東估計已經被他榨乾了,敗亡是早晚的事情。

但理政多年之後,曾經的豪氣似乎被一點一滴地磨滅在錢糧、刑獄、辦學等民政事務上,銳氣漸失,暮氣漸生,如之奈何。

鄭州不過兩萬餘衙兵,如今竟然要仔細算計,生怕丟掉以後全域性糜爛。這是什麼?這是怕!

怕失敗,怕現在就被滅亡,不敢冒險,總想拖著等待轉機。只此一點,就讓將來的前途蒙上了一層陰影。

臺下的軍士不斷髮起呼喝、喊殺聲,看起來像模像樣。

天武八軍,汴州最後的預備隊。但這是五萬新兵,不是五萬老卒,否則無論投入到哪個戰場,都足以改變局勢。

夏賊確實兵多,但河陽深耕未久,洛陽殘破不堪,汝州更是堪稱白地,全靠陝西、河中乃至靈夏長途轉運資糧,這就極大限制了他們能動用的兵力。

縱有五十萬騎,你前線維持不起,又有何用?

其實葛從周說得沒錯,這時就該置之死地而後生,放手一搏,揀選精兵萬人北上河陽,若能僥倖取得大勝,則局面會大大好轉,至少北線的局勢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觀。

“朱瑄已經動手了吧?”朱全忠突然問道。

“回大王,昨日傳來訊息,朱瑄已遣使至濮州,要求賊將梁漢顒率部離開,借道魏博返鎮。羅弘信在年前就已經允諾夏人可以借道返回河陽,但不許再來。”李振回道。

“梁漢顒不答應會如何?”朱全忠問道。

“朱瑄會率軍驅逐。”李振說道。

“讓朱珍做好準備,與朱瑄密切配合,一旦發動,就把夏賊圍死、殲滅。”朱全忠說道:“梁漢顒覆滅,夏賊沒法從濮州襲擾我後方,左右突將軍、左右衙內軍、親騎軍、捉生軍、踏白都、英武都都可以派上用場。德勝軍三千騎一至鄭州,局勢立刻好轉,可見對付夏賊的零散鄉勇,騎軍最管用。對了,羅弘信還是不肯出兵攻河陽嗎?”

“羅弘信遣使送來戰馬兩千、絹五萬匹、錢十萬緡,並未提到出兵助戰的事情。”

“你再跑一跑吧。”朱全忠嘆了口氣:“魏博兵多將廣,錢糧充足,牛羊被野,實力不容小覷。若能出兵,可能比楊行密更管用。”

魏博與宣武的關係也不錯,因為都有共同的威脅。孟懷二州於魏博而言,相當於門戶,十分重要。當年韓簡任節度使的時候,銳意擴張,河陽就曾被其短暫拿下。如今河陽在邵樹德手中,焉能不懼?

只可惜他們只願提供錢糧、馬騾,不願出兵助戰。若能像楊行密一樣兩路出師,一攻壽州、一攻安州,則汴梁的局面能大大改觀。

可惜,可惜!

“大王,我這便動身。”李振慨然應道。

“好好做。”朱全忠笑道:“邵賊想亡我,沒那麼容易的。”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