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北線 (2 / 3)

“下月咱們必然要經新安、澠池、硤石等縣離開,到了那邊,可別再大嘴巴說蕃人送死。留在當地落籍的蕃人非常多。”張全義隨口叮囑了句,然後又道:“這些蕃兵東進,我猜有三個用意。”

“兄長先別急著說,讓我猜猜。”張全恩笑道:“其一,東調潁州,襲擾氏叔琮部糧道;其二,北調郾城,攻丁會;其三,深入陳州,襲擾龐師古後方,造成軍心動盪。無外乎這三條了,有了蔡州做後方,李唐賓可施展的手段就比以前多了。”

張全義點了點頭。事實上在打仗這方面,張全恩可能比他還略強一些,雖然兄弟倆人的水平都不咋地。

以他豐富的軍事經驗來看,梁軍似乎要一點一點崩潰了,這幾年他見過太多類似的事情了。幸好下船下得早,不然真要全家偕亡了。

******

南線的局面已經出現崩解的跡象,但北線似乎一切安好。

以龍武軍、長直軍右廂、德勝軍兩萬多步騎核心,外加大量鄉勇,一共五萬餘兵,分成數支,很快穩定住了動盪的人心,並陸續收復失地。目前,大軍屯於滎澤,有力地支援了河陰堅城的防禦。

擔任都指揮使的朱友裕信心十足,打算等夏軍在河陰城下流乾鮮血之後,再突然殺出,大破其軍。

但赤水軍使範河很快退回了汜水,利用地形、城池防禦。他手頭就這麼一支善戰之軍,一旦丟了,五萬梁軍殺過來,旋門關、邙山一帶將徹底失控。

龍武軍使葛從周建議過黃河北上,攻河陽。朱友裕不許,因為他的可戰之軍也只有兩萬多,後方還時不時有夏賊鄉勇渡河而來,四處襲擾糧道,必須派兵維持、駐守。根據探聽到的訊息,夏賊在河陽有州縣兵數千、衙軍兩萬餘人,還有設定在北岸的板渚、廣固兩座城池,沒有把握拿下。

至於偷襲攻取,可能性極小。蓋因遍地的夏賊遊騎鄉勇,使得梁軍的行動不存在任何突然性。他們做出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是透明的。反過來的話,夏賊卻可以維持相當可能的突然襲擊,他們的一切都存在於迷霧之中,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如何抉擇,確實很難。沒辦法,到最後還是要由朱全忠來做決定。

“鎮汴十四年了……”朱全忠站在高臺上,臺下是正在會操的軍士,但他卻有些神思不屬,魂遊天外。

精氣神不如以往了,不再像過去那樣專注、熱情、豪邁。每天起床之後,總是感覺很累,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累,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原因。

人前裝堅強,鼓舞大軍士氣,與將領推杯換盞,與文官談論古來帝王將相的得失,精力看起來永遠充沛,永遠一副充滿信心的樣子,永遠不服輸。

但每天回到家之後,總要一個人靜靜呆坐很久,

英雄氣短,說的大概就是這個吧。

“大王,鄭州戰局不宜拖,我覺得……”李振湊了上來,建議道。

朱全忠擺了擺手,李振果斷住口。

“鄭州還算安穩。”朱全忠說道:“大郎做得不錯。他去之前,賊勢猖獗,數萬大軍壓過去後,一下子清爽多了。”

“但這裡的兵不能動,一動,則賊人又大舉南下,進薄汴州。”朱全忠轉過頭來,看著李振,認真地說道:“先穩住局面。這幾萬人,丟不得。”

敬翔在一旁看得有些心酸。

曾幾何時,梁王也是氣吞萬里的雄主。與賊人連番大戰,死多少人眼都不眨一下,甚至親自上前線刺探敵情,為此差點死於蔡賊遊騎之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