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姆有些驚訝,問道:“那麼,持續五年的戰爭,一切源頭都在喀剌沙政變?”
“可以說是直接原因,但不是全部。”邵樹德說道。
“陛下真是坦率。”塔姆說道。
“朕方才說過了,並不想與波斯敵對。”邵樹德又強調了一遍,繼續說道:“只不過,貴國的態度實在咄咄逼人,朕有必要展示一下立場,所以,戰爭爆發了。”
塔姆無語。
在過去兩年,他了解了一些歷史。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那會,中國軍隊(原話為“秦”)就已經兵進拔汗那了。但那會的中國人較為笨拙,傻傻地從自己的腹地,穿越一千法爾薩赫的距離,轉運糧食,因此戰鬥總是無法持久,且代價很大。
到了唐代,中國人就聰明太多了。
他們學習了草原牧人的用兵方式,不再單一依賴後方運來的穀物,同時積極拉攏邊境部落,甚至僱傭突厥人,因此在長達百年的時間內,三天兩頭征戰,持續性十分強勁。
曾經有個叫高仙芝的人,集結兩萬軍隊,又徵發了五萬部落軍,數月時間內,突然出現在怛羅斯,嚇了大食人一跳。若非當時正好有一支去北方平叛的大軍班師,路過怛羅斯的話,還真讓他們得手了。
中國人的後勤,有了極大的改善,他們現在更像草原部落了。
“朕說的都是真話。”邵樹德又道:“朕很樂意看到一個燦爛的文明出現在邊境上,互通有無,互相促進。我們有領先的地方,也有落後的地方,你們同樣如此。好好坐下來,互相交流不好嗎?”
“但交流的前提是戰爭?”塔姆質問道。
“談不上戰爭。”邵樹德失笑道:“朕打仗,從來不會只派這麼點兵。大夏有超過四十萬禁軍,哪怕只派一半過去,你們也受不了。而今只有三四萬人在對付你們,這規模不談也罷。”
塔姆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了。
四十萬古拉姆,要消耗多少糧食?你支撐不起的。四萬人大概就是極限了,不可能更多。
“陛下打算如何結束戰爭?”塔姆問道。
“下午的談判不是很清晰了嗎?朕聽了彙報,成果喜人啊。”邵樹德說道:“貴國已經答應不再主動傳教,這很好。吐火羅斯坦的王公貴族自己選擇信仰,這也很好。想必你們也知道了,有些王公願意歸順大夏,你們不願正面回應這件事,很不好。當然,這事可以以後再議。怛羅斯本來就是公駝王的領地,二十多年前被你們侵略佔領,如今願意歸還,朕聽聞,非常欣慰,這離和平又近了許多。”
“陛下,我們沒有答應撤出怛羅斯。”塔姆忍不住更正道。
“我懂。”邵樹德轉過身來,認真看了一下塔姆,說道。
塔姆有些羞愧。
無上皇帝確實很懂。有些事可以做,但絕不能說,更不能落於文字。
“所以,很快和平有望了,不是嗎?”邵樹德笑道。
塔姆嘆了口氣,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朕聞波斯有很多學者受到造物主的迫害……”邵樹德說道。
“沒有的事!”塔姆臉色一正,大聲說道。
“你信造物主嗎?”邵樹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