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自動過濾了這句話,又道:“波斯人其實已經傾向於放棄拔汗那了,只不過不會在明面上承認,不會落於紙面,只會做。說白了,自欺欺人罷了。”
在邵樹德看來,這只是波斯人的“強行挽尊”。
在軍事上難以取勝的情況下,你還能怎麼辦?之所以不願放棄,實在是因為拔汗那地平壤沃,也不缺水,是一片上好的農耕地帶。再加上這裡離沙什、撒馬爾罕近了些,威脅波斯的重要城市,因此不敢輕易捨棄罷了。
“他們想在拔汗那的問題上含含糊糊,那就含糊好了,反正吃虧的不是我們。”邵樹德說道:“下午和他們談,這條就不要提了,心照不宣即可。”
“臣遵旨。”
“薩法爾波斯的問題,可以讓步。”邵樹德又道:“這個國家的人都沒派使者來見朕,其國內是什麼情況,沒人知道,興許已經窮途末路也不一定。這裡讓步一下,哄波斯人高興高興,也可試探出他們真正的底線在哪裡。其他的,緊著談,不要讓步。實在談不攏,朕讓禁軍去談判。”
正如邵樹德給盧嗣業交代的談判細則一樣,波斯使者臨出發前,國中肯定也給他交代了底線,即哪些是可以讓步的,哪些不能讓。明確底線之後,使者就會使用各種手段,在這個範圍內,儘可能為己方爭取利益。
這就是全權特使的由來,他是真的有權答應什麼東西,拒絕什麼條件。
******
下午談判繼續,邵樹德則在合歡殿外的空地上試乘了波斯人帶來的駿馬。
阿拉伯馬啊,當年屢求不得,沒人肯帶過來。即便遇到幾個見錢眼開的商人,願意攜馬東行,結果也為高昌所阻。
可誰又能想到,請託、懸賞等手段用了一個遍,連根馬毛都沒看見的邵樹德,在悍然發動戰爭後,一下子得償所願了。來的還不是一匹兩匹,而是五十匹,讓他相當無語。
阿拉伯馬是典型的熱血馬。
所謂熱血馬,指的是馬的性格,對外界刺激反應強烈,性情剛烈,桀驁不馴,奔跑速度快是其特點。
與之相對的是冷血馬,對外界環境、刺激不敏感,脾氣溫和,一般體型較為高大、強壯,願意幹苦力活。
司農寺培育出來的鐵力馬就是典型的冷血馬。
西征時衝鋒陷陣的戰馬,則是毫無疑問的熱血馬。
冷血馬與熱血馬雜交,不同性格中和,還有可能產生溫血馬。
溫血馬的體型介於兩者之間,性情比熱血馬溫和,比冷血馬暴躁,同樣介於兩者之間。
如果好好選育,理論上可以培育出一種兼具熱血馬運動能力,冷血馬高大體型的溫血馬,且性格較為平和。
波斯人帶來的這一批阿拉伯馬,其實是幫了大忙了。大夏本土高規格溫血馬的培育,即將提上議事日程。
當然,波斯人帶來的幫助,又何止這麼些。
最大的收穫還是知識,只不過這需要點技巧。
傍晚時分,談判告一段落,邵樹德在花園內召見了塔姆。
他對這個人很感興趣,因為他思維敏銳,說話每每中的,很有水平,因此不介意和他多聊一些。
“陛下要求得太多了。”甫一見面,塔姆就抱怨道。
聽完翻譯的話後,邵樹德哈哈大笑,說道:“其實,朕的本意並不想與波斯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