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兩個失意人在喝悶酒罷了。
「罷了,不談這些了」李存孝嘆道:「殿下欲大集騎軍北上,這仗你覺得如何?」
李嗣本仰脖幹了一碗酒,道:「我不看好。」
「為何?」李存孝驚道。
親騎、雲騎、飛騎、突騎、突陣、橫衝、捉生、鐵林、義兒這九支騎兵部隊全撒出去,兩萬多騎兵,難道不能與夏賊大戰一番嗎?如果不夠,還可徵調內遷至忻、代、蔚等州的沙陀三部、昭武九姓、回鶻、韃、吐谷渾部族,夏人又不可能全力防備你,如何不能打?
「我不看好契丹人的實力。」李嗣本說道:「在檀州之時,有契丹人入境劫掠,我領捉生軍擊之,殺敵三百,餘眾潰散。他們都是些欺軟怕硬的貨色,看著像模像樣,真打起來,總是很滑頭,不願和你死拼。不敢死戰的部隊,我看不成。」
李存孝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個故事。他想了想,確實也是這麼回事。
契丹是個部落聯盟,不是國家,這
一點很關鍵。
國家有法度,無論是行軍作戰,還是戰利品的分配,甚至軍士日常的生產生活,都有規定。如果碰到個強硬有威望的可汗,法度會很嚴苛,這戰鬥力自然也會上去。
玄宗時的吐蕃為何那麼兇?因為他們耕牧結合,紀律嚴明,逡巡不進者,斬!戰敗潰逃者,斬!未及時輸送糧草、軍資至前線者,斬!本身又以小將、百戶、千屍、萬戶、翼長的嚴密結構組織起來,在漢地用漢地的節度使、州、縣、鄉、裡的行政體系治理,在蕃地用茹——東岱制治理,又吸收唐人為官、為將,非常靈活。
宣宗那會的吐蕃為何不堪一擊?因為他們四分五裂,禮崩樂壞,各種制度、體系紛紛瓦解,法度不存,自然就不能打了。
玄宗時的吐蕃,其組織的嚴密程度,耕牧結合的先程序度,甲兵冶煉的規模,以及軍紀的嚴苛、體量之大,都是自古以來胡人蕃邦中未曾有過的。若非大唐正值鼎盛,弄不好就神州陸沉了。
宣宗時的吐蕃,已然退化為常見的蕃胡部落,撐死了有點吐蕃遺產,略強一些罷了。
那麼此時的契丹呢?
李存孝又倒了一碗酒,沉吟半晌後,道:「我估摸著,大王也在評估阿保機的實力。他若不能有效地統御契丹八部,令行禁止,估計不會為他火中取栗。阿保機這會看似大佔上風,不過是兵多罷了。若久而無功,他們內部的矛盾怕是就要慢慢顯現出來,屆時一堆狗屁倒灶的事情,弄不好要大敗啊。」
李嗣本點了點頭,又敬一碗酒。
李存孝來者不拒,一飲而盡,突然問道:「你見過邵樹德,此人如何?」
李嗣本的神情恍惚了一下,半晌後方道:「不錯。」
WAP..COM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