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不是真話。
事實上有些人漸漸跟不上隊伍了。他們沒有在長期的軍事生涯中提高自己,漸漸落後了。
邵樹德一直把當年鐵林都那千把個老弟兄全部看作元從,甚至就連後來擴軍時編入的河陽三城兵也看作是老兄弟。這些人當然不可能個個有才,他們有的戰死了,有的傷殘了,有的老退了,但家人都過得不錯,富家翁是跑不掉的,這也是邵樹德在軍中的人品一直十分堅挺的最主要原因。
跟著大王走,真的有前途啊!即便是爛泥扶不上牆的人,也能在鄉下當個富家翁,如果下一代有出色的子弟,夏王聽聞後,也會召到身前親自考校,看得過眼就收下當親兵,以後找機會放出去當小軍官。如此做法,讓人信服。
親兵都一千人,有關北豪強子弟,有蕃部酋豪子侄,有關中、河中官員子弟,也有元從老人推薦來的少年郎,幾乎就是這個關西軍政集團的縮影。
現在又建了個號稱“第二親兵”的銀鞍直,又是一大堆邊疆豪強、河隴蕃人子弟,最近又增加了不少汴州軍校家庭出身的英才,代表性進一步擴大。
魏博秋算是元從老人裡有點水平的,今年也四十出頭了,精神頭不錯,也不怎麼顯老,鬥志很旺盛。
“先委屈大夥了。”邵樹德說道:“待我大事抵定,定有賞賜發下。”
“大王,何為大事?”魏博秋實在忍不住,問道。
“拿地圖來。”邵樹德吩咐道。
楊弘殷飛快的開啟地圖,動作非常麻利,讓邵樹德想起了當年的李延齡,只不過楊弘殷出身麟州楊氏,箭槊雙絕,比老李能打多了。
“從聊城東北行,至高唐縣境,再往東過河,可至齊州。”邵樹德劃拉著一條路線,說道。
魏博秋恍然大悟,對接下來的任務多多少少有點概念了。
“從高唐再往東北行,可至橫海軍治下的德州。”邵樹德又劃拉了一條路線,道:“德州往南,亦可至齊州。往東,則可至棣州。”
棣州歷史上的歸屬比較複雜。
橫海軍節度使曾轄滄、景、德、棣四州,大概相當於後世河北滄州、衡水以及山東德州、濱州一帶——當然,這個藩鎮現在的軍號是“義昌”,但“橫海”太深入人心了,很多人還是習慣老稱呼,就像稱呼徐鎮為“武寧軍”一樣,實際上聖人已經重新賜軍號“感化”。
文宗年間,橫海軍節度留後李同捷欲承襲父職,朝廷不許,令魏、徐、鄆、定等鎮兵馬圍攻滄景,敗李同捷及成德援軍,戰後棣州歸屬淄青鎮,李同捷被殺,妻子被收入宮中。
棣州刺史邵播,乃王敬武舊人——王敬武即王師範之父。
邵播這會已率軍南下齊州,參與圍攻平陰的戰事。
“大王,德州乃大郡,兵馬眾多……”魏博秋提醒道。
“嗯,是有點冒險,故不取這條路線。”邵樹德說道:“這兩天會有一批馬被送過來,屆時全軍攜十日糧豆,兵發齊州。”
打仗,就是要打個出其不意,如此方能獲得難以想象的戰果。反正騎兵來去如風,便是不成,也可以退走,這個險還是值得冒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