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實難以抉擇啊!
“夏賊一來,我等便奉款息事寧人,也不是個事。”沉吟許久之後,羅弘信說道:“如此會讓夏賊看輕,獅子大開口,今後怕是還有禍事上門。而今最好的應對之策,莫過於增兵博州,威逼夏賊,令其知難而退。就算不走,賊見我大軍次第彙集,也會降低要求,事情就好談多了。”
李公佺、史仁遇對視一眼,大帥這話有道理。便是想要息事寧人,也不能這麼一副慫樣,那樣只會讓敵人輕視,以後經常上門索要錢糧,何時是個頭?難道像當初給汴州上供一樣,年年給錢?
“大帥言之有理,末將同意增兵博州。”李公佺說道。
“末將也同意增兵,看看局勢會如何變化再做下一步決定。”史仁遇道。
“吾兒,你有何看法?”羅弘信將目光轉向兒子,鼓勵他暢所欲言。
“阿爺,兒以為不用太過畏懼夏人。”羅紹威胸有成竹地說道:“晉陽李克用向我借道,言以前之事都是誤會,不願深究,今願修好。邵賊與李克用衝突在即,他就不擔心魏州倒向李克用麼?兒以為,邵賊不會過分相逼,只要把利害關係都講清楚了,說不定邵賊還會著意拉攏我鎮。”
這就是魏博的看家本領了:反覆橫跳、牆頭草。
羅紹威這麼說,確有幾分道理,因為以前邵樹德確實拉攏過魏博,但沒太過上心,後來不了了之了。
如今這個局勢,邵、李必有大戰,魏博的價值就起來了,解決事情可能沒想象中那麼難,魏博還是有底氣的。
“吾兒言之有理。”羅弘信讚許道:“那麼即刻進行動員,增兵博州,同時遣使至晉陽、武水,看看會發生什麼。”
******
籌集糧草的行動進行得十分順利。
看著塞得滿滿當當的糧庫,邵樹德是既滿意又不太滿意。
滿意是因為將士們效率太高了,短短几天時間,就“徵集”到了六萬餘斛糧豆,足夠帶過來的這兩萬多步騎兩月所需消耗。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因為衙內軍五千眾昨日進至澶州朝城縣,並在渡河北上的天興軍的幫助下,四處攤派,收集糧草,據聞已得三萬餘斛粟麥,收穫不小。
不滿意之處在於還是不夠吃,因為定難軍來了。
定難軍成軍時間很短,還是去年邵樹德西巡之時“敲竹槓”敲來的,以河西蕃人為主,戰鬥力一般般,但馬匹眾多——這會該部還有約九千騎,卻有馬近兩萬匹,十分驚人。
三萬多人馬,一個月就要消耗約九萬斛糧豆。這麼一看,目前蒐集到的就太少了,還得繼續加把勁。
“大王,幸不辱命!”定難軍軍使魏博秋躬身行禮道。
“好!將士們都辛苦了,今日大酺,敞開來吃。”邵樹德笑道。
“末將這就遣人去傳令。”魏博秋欣喜道。
邵樹德笑而不語,隨後又問道:“可知我為何不讓你等進城,反而要躲在這個荒郊野外?”
“大王自有道理,末將只管尊奉軍令就是了。”魏博秋答道。
“好!”邵樹德拉起魏博秋的手,道:“昔年在朔州收你入帳下,一晃也二十年了。如今看來,當年的老兄弟個個都有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