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邵樹德又捏了捏韋氏的臉。
裴氏捧來袍服,杜氏、韋氏起身,穿好襦裙,三人一起動手,替邵樹德穿好親王袍服。
任遇吉正在前廳等著。
“大帥。”任遇吉起身行禮。
“出鎮陝州,地方上可有異動?”邵樹德問道。
“偶有小亂,已被平定。”任遇吉答道:“王殷此賊,遣人潛回陝州,拉攏王氏舊人,悉被斬殺。而今地方安定,穩如泰山。”
王殷就是蔣殷。其母被王重盈納入房中後,就跟著改名王殷。邵樹德攻河中之時,王殷逃竄至汴州,投靠朱全忠。朱全忠以王重榮為其舅,對王氏子孫多有錄用,王殷也得了個幕職,幫著朱全忠奔走。
“可拷問出什麼訊息?有沒有人聯絡王瑤?”邵樹德問道。
邵樹德知道,陝虢、河中的民心,可能不在自己這邊。甚至就連華州,應該也是不太穩當的。
歷次戰事,這幾個地方屢被徵丁,課以重稅,土團鄉夫也上陣過幾次,損失不小。他們向著自己才有問題呢,而這也是此番出巡的原因之一。
“沒有。”任遇吉答道:“王殷怕是還沒膽子聯絡王瑤,王瑤也不敢造次。”
“那便好。”邵樹德點頭道:“秋播之後,四州發丁十萬,轉運糧草、器械,今年我要一舉解決洛陽。”
見任遇吉有些不信,邵樹德笑了笑,道:“板渚城已為我軍所克,高仁厚移師孟州,攻河陽關。待這些據點被一一拔除,洛陽局勢明朗矣。”
其實,孟州方面早就在打製器械,做好攻河陽關的準備了。
河陽橋非常寬闊,梁人至今沒捨得燒燬。不過一旦戰事緊急,他們該燒還是會燒的。
當然能不能拿下中潬城,邵樹德並不是特別在意。
他解決洛陽戰局的關鍵,並不在這裡。
……
九月二十六日,秋播已經陸陸續續展開了。
邵樹德出了繡嶺宮,抵達召公塬。
左右鐵林軍兩萬餘人在此列陣,陝西四州官吏、軍將、士人、商賈盡集於此,一一參拜。
保義軍左廂四千眾也趕了回來。
“萬勝!”“萬勝!”
呼喊聲此起彼伏,那個大紅色的身影到哪邊,哪邊的氣氛就熱烈起來。
王郊也跟著喊了幾嗓子,神色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