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帶著親兵在行宮內部及外圍防禦。
他手下本有五百人,前陣子邵樹德下令鐵林、武威、天德及侍衛親軍選拔忠勇之士五百人,補入親兵都,再度將編制擴大為千人。
外圍山嶺,則由侍衛親軍及鐵林軍右廂步軍駐防。鐵林軍左廂及騎軍駐於崤函穀道對面。
溫泉之內,泡夠了的邵樹德起身,坐到了胡床上。
“陝州諸官,都通傳到了麼?”邵樹德招了招手,杜氏、韋氏走近,跪了下來。
“保義軍正在崤縣休整,軍使王建及已奉令,星夜前來。”陳氏稟報道。
“鎮國軍使甄詡,已經上路。”
“陝虢華邵四州刺史,業已通傳,剋日即來。州縣主官及佐二官員,亦將偕行。”
“諸縣大族、豪商、名士,亦會前來拜見。”
“好,得讓他們知道誰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邵樹德捏了捏韋氏的臉,滿意地說道。
他記得後世建國前後有件事,印象很深。
當時地方工作人員發動群眾,順便掃盲,第一件事居然是教那些百姓他們是中國人。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教育水平低下的百姓是真的不知道。
他們不知道這天下是什麼樣子,誰統治著一切,甚至連縣長、鄉長是誰都不清楚。
此時只會比民國末年更差。
安史之亂前,河北百姓只知安史二聖,不知長安聖人,也是事實。
陝西鎮剛剛被清洗,官員換了不少,急需鞏固下人心,絕不能只知有節度使、刺史,而不知有夏王。
“大王,還有一事,浙東董昌連修好幾座生祠,民間皆傳言其欲稱帝。”陳氏繼續稟報道。
“不用管他。”邵樹德心中微動,這並不是壞事。
世上總有些蠢人,覺得自己實力很強,身邊再圍上一圈心思叵測之徒,終日歌功頌德,事實上處於資訊繭房之中,對真正的天下形勢缺乏清醒的認知。
董昌若稱帝,對邵樹德而言絕對是好事。
屆時,他將透過朝廷,奪董昌之爵,褫奪本兼各職,同時任命錢鏐為浙東、浙西兩鎮節度使。
大勢之下,董昌的實力多半很快土崩瓦解,錢鏐吞併兩浙之後,實力大增,可以更好地牽制楊行密。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沒有任何陰私手段,就等董昌跳出來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