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排個攻守兼備的偃月陣,但邵樹德終究對那些蔡人新兵不太放心,擔心他們頂不住淮人的兇猛攻勢,故下令布雁形陣。
朱延壽將將旗立在一處緩坡上,亦將整個戰場盡收眼底。
他直接來了個偃月陣,以五千廬州精兵為中軍,三千人為右翼突出,兩千餘人為左翼落後,全軍上萬,部伍還算整肅。
雙方的騎兵都在後陣,隨時準備廝殺。
非常傳統的大唐軍隊野戰場景了,九千對一萬一千,就規模來說也不算小了。
風漸漸大了起來。
李璘、何檠二人披掛整齊,相視一笑,轉身看向了身後。
整整一營五百甲士已整好佇列,隨時可以出擊。
前方已經有雙方的散隊數十人在中間交手。這是為了擾亂敵方大陣用的,不過在稍一接觸後,又各自散去,似乎知道靠他們無法撼動敵人嚴密的陣型。
近了貼臉射?靠這幾十人?用強弩射人家的大陣也不動啊,別白費力氣了。
“諸位!”李璘轉身看著充當箭頭的數百壯士,大聲道:“都是廝殺老手了, 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唯有一點。”
“兩軍交戰,廝殺起來前不聞後,後不聞前,左不聞右,右不聞左。”李璘道:“賊軍擺出的是偃月陣,有三千眾欲側擊我軍。若聞中軍大敗,夏王不知兇吉,或眾心難安,莫有鬥志,此必賊軍之計也。即便為真,璘受王大恩,必以死報恩。如有忠勇之士,能與我同心者,可共擊賊。”
“將軍想那麼多作甚。”有人笑道:“天雄軍兒郎,蒙大王看重,多有撫慰,賞賜豐厚,
豈有不願效死之人?”
“張三郎所言極是。我等都是鐵林、武威、天柱老人了,受王厚祿,直面賊兵鋒刃,乃是本分,安敢避之?”
“今年三十有七了。”又有人道:“我家大郎和將軍一樣,進了靈州武學。二郎在河中,
去歲娶了新婦,大王正巡視諸縣,親往賀之,那場面,哈哈,無人不羨慕。”
說罷,摸了摸脖頸,道:“今日便為大王死戰,此處受人一刀,又如何?”
他話說得豪邁,眾人聽了膽氣倍增,殺氣幾乎要滿溢位來。
何檠整理好了步弓,只說了一句話:“今,有死而已!”
“有死而已!”眾人齊聲高喝,一連喊了三遍,就連淮軍陣中都聽到了。
話音一落,鼓聲驟響。
五百甲士手持重劍、陌刀,一往無前地殺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