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四十五章 堅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堅持 (3 / 3)

李克用都能砍桑林了,什麼事做不出來?下一步會不會掘黃河?

呃,朱全忠腦中靈光一現,但隨即又深深地埋在心底。

有些事不能做,做了後果非常嚴重,不但敵人會與你不死不休,就連自己人估計都會看不下去。

事情還沒到那一步。

“既然已經派出兩路兵馬南下,那就不能猶豫。”朱全忠突然說道。

似乎是在說給裴迪聽,又似乎在說服自己。

“若此時撤兵,則賊勢愈熾,人心更是紛亂。”朱全忠繼續說道:“如今是我和邵賊比拼意志的關鍵時刻。邵賊在淮南弄了一大堆人馬,他就好受嗎?襄陽諸州、申光二州,哪一個不是窮得底掉?宋州十縣,今年能產一百多萬匹絹,那幾個州哪個能做到?便是做到,質地也不如。邵賊都能堅持,我如何不能堅持?”

裴迪想了想,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山南那些地方,確實窮困,至今還有很多在燒荒種地,農業技術非常落後。

絹帛產業也差不多。

“南人養蠶室中,以熾火逼之,欲其早老而省食”,造成蠶絲“細弱,不逮於北方也”。

淮南算是南方蠶桑技術較好的,但德宗貞元年間“藝桑鮮而帛疏濫”,簡而言之,南絹顏色豔麗,但不夠縝密,蠶絲也粗細不均,對一些公侯世家子弟來說,他們喜歡顏色豔麗的,但就普通人而言,更喜歡緻密、均勻的。

甚至就連楊行密,派人到汴州賣鹽、茶的時候,也要採購河南的仙文綾、貲布回去做官服、軍服。開元末年,宋、亳二州的絹布質量已經上升到第一等,鄭、汴、曹、懷四州的絹布也升到第二等,是河南的大財源。

“夏賊突入滑州之事,口風要緊。”朱全忠又道:“我已經下令,諸州縣官員不得公然談論此事。一切等龐師古、氏叔琮擊破邵賊,班師後再說。”

裴迪默默點頭。

其實他對龐師古、氏叔琮能否打贏持懷疑態度。邵賊這人,雖然很多人嘲笑他打仗和老頭一樣,但用兵是真的穩,而且非常善於佈局,以勢壓人。

作為一個統帥來說,戰略佈局,以勢取勝,難道不是最高階的兵法嗎?梁兵非不勇,梁將非不知兵,但打成這樣,原因多半不在戰場上,而在戰場之外。

只要邵賊不來場讓人目瞪口呆的慘敗,繼續這樣穩中取勝的話,汴州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唉,這世道!難道河南又要被打爛?

親兵牽來了馬,朱全忠直接翻身騎上,臨走之前,看了裴迪一眼,道:“李克用很快就要撤兵了。再不走,幽州就要出事。屆時,我可用之兵就會很多,邵賊囂張不了幾天。如今需要做的便是堅持,我如是,君亦如是。裴君,錢糧之事,還請多費心了。今年夏秋兩稅,你斟酌著辦吧。先苦一苦百姓,待擊破邵賊之後,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一切都會好轉起來。”

“某自當盡心竭力,大王可放寬心。”裴迪躬身行了一禮,答道。

朱全忠一甩馬鞭走了,裴迪定定地站了很久。

中原多事矣!百姓苦,苦苦苦!(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