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穆斯塔菲掌管國庫的話,那麼穆斯勒夫就負責徵稅以及開支。
穆斯勒夫徵收上來的錢,交到穆斯塔菲國庫那裡保管。
某地或某件事需要用錢的時候,相應的官員報請大維齊批准,再由穆斯塔菲國庫將錢劃撥給穆斯勒夫,穆斯勒夫最後把這筆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去。
薩曼王朝這些年發展得很不錯。
先帝時期,年入在5000萬迪爾汗銀幣左右晃盪,而平均每年的開支是4500萬,財政狀況還算是比較好的——在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
這4500萬開支中,2000萬用於支付軍餉和官員的工資。
這次一口氣追加830萬迪爾汗的軍費,手筆相當大了。而這也意味著,今年國庫收不抵支,只能動用積蓄了——事實上去年就收不抵支了,畢竟多事之秋。
追加的軍費主要用於三個方向:
第一、號召各地乃至各國的狂熱吉哈德分子前來助戰。
人家雖然是出於樸素的信仰原因來幫你打仗,但也是要支付賞錢的。
如果戰死、戰傷了,還要給撫卹費。
有人裝備不行,甚至沒有裝備,有的只是滿腔的殉道熱情,你要不要把他們武裝起來?
行軍打仗時期,還有吃飯、醫藥等支出,到處都要用錢。
外國吉哈德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不用本國人流血,出錢就行了。
第二、僱傭國內乃至國外的草原部落兵,讓他們為朝廷打仗。
第三、集結貴族們的私兵,包括私人古拉姆、正規軍乃至農奴兵,不用出僱傭費,但各項開支還是很多,畢竟貴族們在為你埃米爾打仗啊,不能讓他們出人又出錢——這就像長安朝廷讓節度使出兵平叛一樣,節度使出兵了,朝廷得把開銷接過來,而且因為是出境作戰,要給更多的錢。
第四、招募更多的軍隊。
因為戰爭頻繁,波斯國內有大量上過戰場的自耕農、農奴、破產手工業者等。以往有事時就招募,出征打仗,無事時遣散,節省開支,這次要動員一批了。
還有最後一點:宮廷近衛軍要出征。他們是職業武人,但駐紮、出征是兩個狀態,開銷也完全不一樣,必須把這部分激增的開支囊括進去。
“大維齊,官員們已經散到各處辦事了,沒有一人敢不盡力。”見賈伊罕尼的目光轉過來,穆斯勒夫立刻說道:“不知還有沒有其他吩咐?”
“儘快。”賈伊罕尼只說了一個詞,然後便看向另外一人,道:“沙希布·巴勒德,將你知道的情況講一講。”
沙希布·巴勒德(Shib barid)可以譯為郵政部長,掌管政府的公文傳遞、命令下達。
他們在各個城市都有分部,其分支機構的人員不受地方官府的管轄,直接聽命於內閣的部長,即沙希布·巴勒德。
除從事郵政業務外,他們還要收集情報,外部情報要收集,內部情報同樣要收集,尤其是官員、貴族們的情報。甚至於,這一部分才是重點,收集完畢後,透過秘密渠道彙報給部長,部長再提交給宰相。
“我們想辦法抓獲了一些敵人,審訊之後,得知此次統兵的是來自東方的無上皇帝。他居住在洛陽的宮殿裡,那是一座環繞著水流、綠樹和花園的城市。有一天,他發現宮殿的地磚還未鋪好,回鶻人告訴他,布哈拉有無數的黃金第納爾……”
“你是在講故事嗎?”賈伊罕尼問道。
沙希布·巴勒德看著那張沒甚表情的臉,下意識一個激靈,立刻說道;“大維齊,無上皇帝已經攻克拔汗那省十幾座城鎮,總督下落不明。目前他們在集結兵力,四處宣揚向西進攻,這很可能是真的,因為西拔汗那才是這個省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