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三十四章 名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名城 (1 / 3)

十月上旬,臧都保、葛從周兩路繼續向北發展。

他們一面四處徵糧——說難聽點就是劫掠——一面派人勸降途經各縣。

各縣早就沒了武夫,城內空虛無比。留守的文官商量了下,直接請降。

為免各級官吏中的武夫反對,他們打著暫且服軟、隱忍等待的旗號,最終成功投降。

十月初九,龍驤軍進抵莫州,這次算是遇到了真正的抵抗。

盧龍軍使李存矩帶著三千多殘兵敗將堅守此地。葛從周下令攻城,結果只打了三天,李存矩臨時徵發的莫州鄉勇便大規模叛亂,夏軍抓住機會,攻入城內。

關鍵時刻,盧龍軍也有一部分人反了。

李存矩率十餘親兵出逃,盧龍軍校元行欽單騎追斬之。

至此,瀛、莫二州大半落入夏軍手中。

另外一路,天雄軍攻克獨流寨,殺敵千餘,餘眾潰散。

十月十二日,攻克淤口關。守關的數百晉兵及兩千土團鄉夫被殺散,降者逾千。

十月十六日,至益津關,激戰三日奪城,俘斬兩千餘。

淤口關,在今霸州信安鎮。

益津關,宋置霸州,今霸州市。

十月二十一日,在蒐集完糧草,並派人南下聯絡龍驤軍後,天雄軍馬不停蹄,繼續北上,直趨固安。

夏、晉雙方計程車氣,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以天雄軍為例,一路追著晉兵,長蘆縣、蘆臺軍、老鴉堤、獨流口、淤口關、益津關六戰六捷,俘斬敵軍萬餘。

晉人一路逃竄,一路留人斷後,但始終斷不了後,總是隻能稍稍阻擋一下追兵的腳步,延緩個幾天,然後又被人迫近。

再加上所謂的門戶之見,他們留下來斷後的都不是什麼嫡系人馬,戰意很差,斷後效果十分有限,反倒不斷死人,徒傷士氣。

李存璋這人,格局也就這個樣子了。

……

比起拔腿先溜的晉軍,困守滄州城的盧貺的動作就太慢了。

十月初三,天雄軍已追到老鴉堤,盧彥威正在瀛洲四處亂竄,盧貺在終於下定決心,舉家北逃。

攻打滄州的主力是各路雜牌及土團鄉夫,突將軍兩萬多人純屬壓陣的,偶爾上一把,但最殘酷的攻城戰還是由雜牌們來進行。

截至十月初三,趙匡明手下的江陵兵幾乎已經消耗殆盡。

這三千人中,多少死於野戰,多少死於攻城,多少死於叛亂後的鎮壓,已經很難數的清了。反正結果擺在那裡,全軍覆沒。

遠在泰山宮的邵聖聽聞,“大怒”,下旨“切責”——這個其實半真半假,把人全消耗光,真不是邵聖的本意,他原本想著消耗個六七成就差不多了,無論是死於敵人之手還是大夏禁軍之手,臧都保下手確實有點狠。

於是乎,他將趙匡明召到齊州,溫言撫慰,給予賞賜。至於死去士兵的撫卹,本來是沒有的,例來他們的待遇和土團鄉夫一樣,平時沒工資,全靠打仗時的賞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