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關於成立憲法法院的事情一直被穿越大會否決,而現在穿越大會的權力也越來越大。這次關於燾敏和燾功的財產問題,我本來想啟動違憲審查機制,但是現在又被否決掉了。”
“可這沒什麼問題啊。”柳冠南打斷了史顯揚的話,“穿越大會這種機制是咱們從一登陸就確定的,而且到現在也基本沒出現過什麼大的差池。最高權力屬於穿越大會難道不對嗎?”
“最高權力屬於穿越大會這本身就不對。”許朗突然回答了柳冠南的問題,“我明白顯揚的意思了。”
“你明白他什麼意思了?”柳冠南和孫天昊都沒明白,“你們倆到底想說什麼?”
“冠南,我其實不想再提傷心的往事。”許朗看了看柳冠南的斷臂,“高麗行動是我提出來的,也是穿越大會同意的,所以這次行動的失敗並沒有追究任何人的責任。但是損失誰來承擔?在當初孔有德降清、旅順失陷的情況下還貿然出擊遼東其實是錯誤的。穿越大會這種體制在一開始的時候也許是最管用的,可是現在我們正在慢慢的向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模式來轉變,最高權力屬於任何一個部門都極有可能造成決策的失誤性,哪怕這個決策是所有人的意見,因為沒有制約的權力往往被濫用。”
“不光是有沒有制約的問題。”史顯揚讚賞的看了許朗一眼,接著說道,“這種體制的弊端就像古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一樣,根據這種體制作出的判決,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大會會員的情緒,而會員的情緒常常因為各種因素波動不定,他們的判斷未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你們可以想一下,300多個會員,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瞭解高麗行動的,有多少是真正知道榆林軍和八旗兵力量對比的。”
“所以你提出來了要加強委員會的權力?”孫天昊問道。
“對。”史顯揚答道,“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用委員會來制約一下穿越大會。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實行三權分立的制度,我的想法可能你們也不同意,但我覺得委員會的決議也許更有合理性。”
“如果是這樣話。”柳冠南說道,“那不就成了精英政治了嗎,什麼事都是由那9個委員,甚至是委員長一個人來做決定。”
“還有一個問題。”許朗又問道,“現在已經有人提出來穿越大會這種體制沒有效率,而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還是要放在軍事方面。況且咱們已經透過了第十五修正案,如果穿越大會的權力再受制約,那會不會將來委員會和穿越大會有什麼矛盾,到時候真的就成了推諉扯皮了。”
“任何的體制都有他的優點和弊端,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史顯揚舉起酒杯,“先喝一個吧,反正現在穿越大會也開完了,第十五修正案也出臺了,起碼一兩年之內是改變不了什麼了。我也就和你們幾個說說,咱們哪說哪了,到此為止。”
眾人都喝了一杯酒,許朗放下酒杯問道:“那咱們還是聊聊你想辦的報紙吧,我對這個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你想具體怎麼辦?”
“你別說,這事還真得你幫忙。”史顯揚答道,“我的想法是能在榆林灣裡面找幾個人,最好是咱們自己人和明朝人都有。報紙的內容嗎,主要是先講一講榆林灣的政策,大明朝的現狀,可以再有點科技方面的東西。”
“顯揚,現在辦報紙有人看嗎?”孫天昊很猶豫的問道,“明朝的識字率有多少你知道嗎?恐怕大多數人是不認字的吧?”
“這個倒沒關係,我想過這個問題。”史顯揚回答道,“咱們可以多弄一些漫畫性質的東西,圖文並茂嘛。咱們自己人裡面有很多原先搞電腦動漫的,他們可能會有興趣。還有,咱們榆林灣現在已經普及了義務交易,雖說有的人只上了一兩年的學,但多少也認識幾個字。咱們也可以和何阿姨商量一下,把這個當成是學堂的作業,每個孩子回家要給家長讀報。”
“我有兩個問題。”柳冠南問道,“第一,這個報紙是官營的還是民營的,需不需要咱們自己控制;第二,紙張和印刷問題怎麼解決,大明朝到現在還是雕版印刷,你要是一天一套版,壓根就不可能。”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史顯揚答道,“這個報紙開始的時候最好是官營的,咱們還是要注意輿論導向的問題。至於以後有人想辦私家報紙,我覺得也是可以的,有競爭才有動力嘛。至於你說的第二個問題,我想先和委員會申請經費,咱們不用每天都出一份,十天半個月的有一張就行,榆林灣也沒多少新聞。”
“這事你先和委員會申請一下吧。”許朗又舉起了酒杯,“如果委員會批准了的話,我幫你問問林超和呂興他們,看看他們願不願意做個兼職的編輯。”
“行,這事你放在心上。”史顯揚舉起杯和許朗碰了一下,“不過我得提前說好了,到時候你可別在報紙上宣揚什麼東西給我找麻煩。”
“呵呵呵呵。”許朗一揚脖喝了酒,“那可說不好,喝酒,喝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