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非不說話了,沒有人說話。
許朗又環顧了一週會場:“我不好說這種聖君心理究竟是對還是錯,我不做評價。但是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也可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改變不了的。所以,與其我們每天都在盼著聖君的出現,每天都在期盼和失望中度過,那就不如我們自己弄一個偶像,誰願意崇拜誰就去崇拜。但是在偶像的下面,需要的是一部憲法,一套制度。我個人認為,對於我們這個民族來說,這種結合應該是最完美的。”
“我贊同許朗的意見。”歐陽正平起來說道,“大家不要忘了,現在是十七世紀大明朝,就算在整個世界的範圍內,君主制還是最普遍的。如果我們現在貿然的提出要取消皇帝,那不但會遭到整個大明朝的反對,而且也不會有人理解的。所以,讓明朝往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發展,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我們推翻大明朝不就行了嗎。”林兆龍問道,“咱們幹掉崇禎,重新建立一個國家不行嗎?”
“起碼在目前不行。”許朗說道,“咱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明朝政府,或者說藉助明朝政府來對抗滿清,滿清才是咱們的頭號敵人。至於以後需不需要和明朝翻臉,那應該是消滅了滿清以後的事情。但是我個人還是那個意見,我不造成暴力革命,更不贊成農民起義。讓農民去砸爛一箇舊世界,他們會幹的比誰都棒,但是要他們建立一個新世界,我從沒見過。”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夏天陽重新把話題拉了回來,“如果我們用溫和的手段去改造大明朝的話,會成功嗎?明朝300年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皇族和貴族佔有了大量的土地,士紳階層的勢力根深蒂固。我們要是改造明朝就必須從土地入手,這也是歷朝歷代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可是我們需要怎麼來解決土地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的不好,那麼和明朝政府翻臉就是一定的。”
“土改不就行了嗎?”秦志剛吆喝道,“沒收貴族的土地分給農民,400年後不就是這麼幹的嗎?”
“這個辦法不行。”陸天翔說道,“實行這個辦法的基礎必須是建立一個新的政權,而且還需要用強大的武裝來作為後盾。起碼現在我們是做不到的。”
“那麼移民怎麼樣?”曾廣賢問道,“蔣北銘也已經給崇禎看過世界地圖了,鄭芝龍可以往臺灣移民,咱們也可以往美洲或者澳大利亞,或者南洋移民。招募流民前去開荒種地,應該是可以的吧。”
“這個辦法恐怕也不行。”許朗笑著否決了,“移民的基礎是錢,咱們沒錢組織大規模的移民,規模小了又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中國農民的思想一直是安土重遷,愚公能去挖山也不願意搬家,你現在組織移民海外的話,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去。”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麼樣才行?”曾廣賢沒主意了。
“諸位。”許朗說道,“我們的這個議案主要是想確立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具體怎麼去操作還要慢慢的摸索,我個人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但是我覺得在現在的這個情況下,周磊和王謙祥的屯田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中國的農民,只要有一口吃的,是不會起來造反的。我們最好現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來一點一點的改造,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樣會撐死的。”
“這個問題先擱置。”夏天陽拍了拍手,“至於咱們的目標是不是要往君主立憲的方面走,大明朝的土地問題應該如何去應對,大家還是回去好好想想,過幾天咱們再進行表決。下面我想問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實行聯省自治,中國一直是一個統一的社會模式,聯省自治會不會造成國家的分裂。許朗,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夏委員長。”許朗笑了,“誰告訴你中國一直是一個統一的模式。在歷史上,真正大一統的王朝不過是秦漢和隋唐,就算是現在的明朝,也沒有完全的統一。”
許朗說到這,擺了擺手:“諸位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是在鼓吹國家分裂,能統一當然還是統一好。但是這種大一統的模式不太適合中國的現狀。就算是400年以後,大家可以想想,世界上但凡地盤大、人口多的國家,採取的都是聯邦制,比如美國、俄國、印度等等。只有咱們,地盤又大,人口又多,各地的差異又大,這種情況下還實行單一制,恐怕有些問題就不那麼好處理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主要問題。”史顯揚說道,“400年後不是也有民族區域自治嗎?我覺得問題的關鍵是將來明朝到底會走向一個什麼方向,如果還是一個農耕社會的話,那麼聯省自治恐怕就不那麼容易實行。因為農耕社會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而單一制應該是最穩定的。”
“我倒覺得聯省自治不錯。”韓萬濤接著說道,“就比如咱們榆林灣,現在也算是一個自治區了,咱們有咱們自己的法律,軍隊,有咱們自己的發展模式。如果咱們一切都聽明朝政府的,那麼咱們也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陸老。”夏天陽問道,“您是研究歷史的,您對聯省自治是什麼意見?”
“呵呵。”陸天翔笑道,“我贊同史顯揚的意見。聯不聯省,自不自治其實沒那麼重要。而且現在探討這個問題是不是有些為時過早?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放到將來咱們消滅了滿清,改造了大明朝以後再說。”
“那這個問題還是先擱置吧。”夏天陽剛說了一句就被會場的吵吵聲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