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章 我有多勇敢 (1 / 5)

立陶宛在建隊過程中面臨著重重困難,在國家破產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靠個人出資參加這次奧運會。

正因為如此,立陶宛隊上下有著非常強烈的求勝心,立陶宛除了籃球,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專案,籃球隊承載著這個新獨立國家的體育夢想。

尤其是薩博尼斯,他在立陶宛的地位就像甘國陽在中國的地位一樣。

1990年他最後一次代表蘇聯參加了世錦賽,被立陶宛人廣泛批評。

現在他終於可以代表立陶宛,他自然非常積極,想要為國家爭得榮譽。

開局立陶宛0:5落後,緊接著,甘國陽又在籃下大帽喬米奇烏斯的拋投。

甘國陽控制住球,長傳到前場,給到孫軍,孫軍反擊中雙手一個上籃命中,再拿2分。

中國隊開局打了立陶宛一個7:0,令所有人都感到驚訝。

包括中國隊主教練蔣興權,他雙手抱胸站在場邊,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不管贏還是輸,領先還是落後,蔣指導永遠一臉嚴肅,讓人猜不到他心裡在想什麼。

“速度真快,差距真的大,像大學生帶著中學生在打…不對,說帶著小學生都不過分。”

之前球隊訓練時,蔣興權就清楚,中國球員和甘國陽之間的差距很大。

到了一些內部賽,會感覺差距更大,各方面都不是一個層次的。

等到了正式的奧運比賽,僅僅打幾個回合,蔣興權就知道,之前訓練和內部賽,甘國陽還是收著打了。

甘國陽的速度、強度、力量,還有攻防中的細節處理,不是場上任何一個球員能比的,包括對面立陶宛的中鋒薩博尼斯。

在中國球員和教練眼裡,過去蘇聯的薩博尼斯已經是巨靈神一般的人物,可攻防兩端直面阿甘,薩博尼斯一下就矮弱了幾分。

不過立陶宛絕不是幾個回合就能擊垮的,他們的整體底蘊非常深厚。

場上五名首發,四個人是1988年奧運冠軍蘇聯的首發,並且這四個人的得分排名前四。

四年時間過去,他們幾個人更加成熟,都處在自己的籃球生涯巔峰,所以立陶宛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

開局不利落後的情況下,立陶宛沒有叫暫停,球員們自己在場上快速調整狀態。

陣地進攻中,他們透過巧妙熟練的外線配合,在側翼找到了空檔,外線射手庫爾蒂奈蒂斯三分出手命中!

庫爾蒂奈蒂斯是曾經蘇聯國家隊外線頭號射手,三分出手又快又準,只要抓到一點機會,就能迅速出手投籃命中。

在防守端,立陶宛也做了改變,薩博尼斯指揮隊友改變了聯防的態勢,轉為人盯人,進行半場的一對一防禦。

簡單點說,就是開始給中國隊外線上對抗了。

對抗是中國球員的缺點,經過一個月的培訓,有了一定提高。

但是在面對強壯的立陶宛球員時,還是有些磕磕絆絆。

體育競技,對抗強度是根本,不能承受一定的強度,你的技術、戰術都是空的。

立陶宛竭力用盯人、壓迫防守切斷中國隊外線和甘國陽之間的聯絡。

孫鳳武在中場被迫出球,孫軍過來接球,結果被立陶宛隊斷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