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貞觀小閒王最新章節無彈窗筆趣閣> 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出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出路 (1 / 3)

如今,身份不一樣了,沈安也需要時間好好適應一下。

要說錢,自然是他的最愛,現在為了做官,這方面的愛好也只能先放下。

就像李世民告誡他的,要收斂。

賺慣了塊錢的他,還當真有點收不住手。

主要是他一開始根本就不想做官啊!

他又不是正經的唐人,不具備唐人那種陳腐的觀念,他完全不介意被他們看成是商人。

也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就像很多後人解釋的,在哪個年代,其實最貧苦的仍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就算是把他們的身份地位抬到前面,壓在手工藝人和商人的前面又如何?

他們既不能像匠人一樣可以吃飽肚子,養活一家人,更不可能擁有商人的萬貫家產。

看起來體面的身份,不過是鏡花水月,每每有災荒,他們總是最先受到衝擊的一群人。

四處討生活也沒有好去處,鬥米百錢的時候,更是連肚子都填不飽。你以為在這輝煌的貞觀之年,人人都可以吃飽飯,穿新衣了?

呵呵,想的太簡單了!

即便是在這輝煌的長安城,不能填飽肚子的平民也要多少有多少。古代朝廷的執行力,著實有限。

再加上,唐初吸取隋末的經驗,大量精簡了官員,整個長安城,能算得上是朝廷在冊的官員,也就一千號人左右。

這一千號人要負責的,是一個幅員遼闊,地域差距極大的龐大帝國,他們哪裡有精力把每件事都解決好?

他們能做的,頂多就是促進生產,勸課農桑,平抑糧食價格,手段不豐富,效果也不甚好。

他們只管這樣去做,卻並不能保證百姓們都能買到糧食。

這還只是有關於吃飯的一個方面,所謂稻米,白麵,在大唐的長安城,基本上並不屬於普通農戶。

他們辛勤耕作,一年四季不停的忙碌,可能夠日日都管飽的,只是糙米飯,或是麩皮飯而已。

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沈安也思考了很多。

他在大唐呆的時間越長就越加感覺,應該為百姓們做點實事,不要總是想著賺錢的事情。

若說錢,他現在已經有很多很多了,在長安城,他可以拍著胸脯喊,這些錢他兩輩子都花不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