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要對五行;結婚遷新居,要看黃曆;甚至建房子,都要講究坐北朝南,背山靠水。
中華文化已經深入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豈是說棄就棄的。
幸好中國人自古傳承下來的勤奮節儉拼搏等精神,讓中國的經濟再次騰飛。腰桿子硬了,自信也就有了。這些年來,中華文化開始復甦,世界各地出現的孔子學院,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如今,中國已經過了經濟粗暴增長的年代,要靠知識去創造財富了。在這個前提下,就不要再提什麼“讀書無用論”了,就算你是富二代,但你能保證你的後代是“富三代”、“富四代”嗎?
富不過三代,只有書香傳家,才能歷久彌新。
“是啊,不讀書,家財再多,也終有敗光的一日。”唐晨感慨地說道。
陳老是風水圈的名宿,對風水的認識早就很透徹了:“沒錯,世界上沒什麼一成不變的,龍脈都會轉移,風水也會輪流轉,不讀書,你能保證一輩子都走運?”頓了一下,陳老覺得不應該繼續這個話題了,把唐晨注意力轉回文昌塔上來:“小唐,你這文昌塔,真的是自己一個人開光的?”
唐晨點了點頭:“當然了!”
“可為什麼氣場這麼厚重,甚至比千百位高僧一同開光還要厚重?”陳老雖然對風水術很瞭解,對法器也知之甚深,可對於開光,他還是一個門外漢。
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陳老雖然不懂開光,但他懂法器啊!一上手,他就知道,這文昌塔的氣場很強,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
“陳老,這是商業秘密,能不說嗎?”唐晨故作委屈地說道。
陳老一笑,說道:“你個小唐,還怕我這糟老頭子偷學了你的獨門絕技不成?行,不說就不說。咦,你這個鋪子,好東西不少啊!”
唐晨順著陳老的眼光看去,漫不經心地說道:“這裡大部分都是外公留給我的,一小部分是我自己淘來的。”
“這個如意?”陳老吃了一驚,輕輕地放下了文昌塔,拿起了一柄木如意,仔細端詳了一番,脫口而出道:“四藝如意!”
唐晨一愣:“這是四藝如意?”
“沒錯,你仔細看看上面的圖案!”陳老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才緩緩地說道。
“沒有什麼出奇的啊?”唐晨不是玩如意的,他先前純粹是覺得這柄木如意的器形很好,似乎能很順利地引氣開光,才買了下來。怎麼就成了四藝如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