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如果換作旁人,雷軍可以直接這樣強硬三連回絕,都不帶猶豫的。
可對方是陳默,那就不由得他不重視,但即便重視,他也想不明白造手機和造車之間有什麼關聯性。總不能僅僅因為兩者首字相同吧?
雷軍握著方向盤的手微微一緊,目光仍注視著前方看似筆直實則起伏的道路,
“我說你上個月滿世界飛,以前投資車載玻璃,現在又投資動力電池、電控系統、車機等等,幾乎把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投了個遍……”
他頓了頓,語氣漸沉,“小默啊,你產業化佈局賭未來,戰略上沒啥問題.可造車這裡面的門道有多深你應該清楚,比造手機挑戰性大多了,手機想要入門還好少則數億,多則十數億就能攢出一臺手機投入市場。
可造車不一樣,尤其還是新能源車。雖然我不太瞭解具體細節,但其涉及的工藝和技術極其複雜。如果想造車,起碼得上百億起步,談何容易?
不說別的,這臺特斯拉賣多少錢?”
“近百萬。”
“你這車充電在哪衝?”
“我公司車位就有充電樁。”
“是你有,還是所有車主都有.”
看陳默卡殼,雷軍臉上泛起微笑,繼續說道,“即便特斯拉為所有車主提供安裝充電樁的服務,出門呢?長途呢?
就像手機一樣,有沒有續航焦慮,充電網路在哪裡?配套維修的四兒子店又在哪裡?總不能出事故換件,要返到國外換件吧?一來一回時間單位得按月論,所以新能源車的整體市場遠未成熟。
一款電車,上百萬,你覺得特斯拉在國內銷量會好麼?充其量有錢人獵奇的玩具罷了。
現在談造車,還為時尚早”
薑還是老的辣,雷軍看問題一針見血,如果陳默沒記錯,特斯拉要不是後來在滬市建廠,也不一定能挺到後面的柳暗花明。
人家說的在理,陳默點頭,“確實,短期確實不容樂觀。”
“所以啊,現在造車的原因,看似有無限想象的前景和內在的無限誘惑,但蘊藏其中的風險也是無限的。
小米現在All in手機和智慧家居,看似局勢明朗,實際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我們在中低端市場站穩腳跟,下一步就要衝擊高階。而且,頭頂還有蘋果和三星兩座大山尚未搬倒,這才是小米要乾的事!
手機和智慧家居就讓我疲於應對,更何況規模十倍於手機行業的造車?
雖然我被譽為網際網路勞模,你小子還是饒了我這身子骨吧。”
“那以後呢?”
雷軍想了想,說了句,“以後的事.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