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的時候,禮部再次主持了此次會試的另一項考核——武舉。
相比較文舉,武舉這還是首次搬到公共場合。
武舉的會場,設在兵鑄局的舊址上——工部的工匠們已推平了城內原兵鑄局的舊址,用水泥澆築了平地。
根據朝廷的統籌安排,這片空地上或將建立新的軍方體系的崗所與操練場,簡單地說,就是將兵衛府與上將軍府或有可能搬遷到這邊。
不過在此之前,這裡暫時成為了武舉比試的會場。
武舉比試的科目,同樣也是趙弘潤與禮部在商議後製定的,由於此前並無相應的經驗,因此,趙弘潤只制定了兩個考核類目:武藝、兵法。
其餘的似『騎術』、『弓術』等等,首屆武舉暫不採用,待日後再行擴充套件。
所謂武藝的比試,即比試雙方在擂臺上比試武藝,因為考慮到刀劍無眼的關係,比試場上的兵器,一律採用木器,雖然這樣並不能杜絕危險,但好歹也將危險可能減到了最低。
至於兵法考核,即考驗入圍者在領兵方面的才能。
不得不說,雖然朝廷更加重視文舉,但是大梁的百姓,卻對武舉更加感興趣,因此,當武舉開始的時候,會場上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百姓。
至於武舉的參加人選,禮部採取了與文舉同樣的方式:報名即可參加。
正因為這樣,大梁城內那些遊俠,爭相報名,希望能夠透過這次難得的機會,混一個軍職。
由於趙弘潤是此次會試的主考官,而這次會試兼顧武舉,因此,這次武舉他自然是沒法缺席的。
於是,他就帶著溫崎、介子鴟、文少伯等人,還有暫時留在身邊的晏墨等鄢陵軍的兵將們,一同前往觀摩。
不得不說,會場擂臺上那些人的比鬥,實在是讓趙弘潤大感失望,他感覺這些人當得起四個字的評語:菜雞互啄。
眼瞅著擂臺上兩名男子像婦人那樣抓頭髮,不成體統地扭打在一起,別說趙弘潤,就連禮部尚書杜宥等人的面色亦不好看。
對此,趙弘潤總算是明白,為何朝廷歷來對武舉選拔不甚上心,實在是選拔的過程在大部分朝中官員看來太過於混亂不堪,不能自視。
沒辦法,畢竟這是前幾輪的篩選,等到幾輪之後,菜雞們都被淘汰,情況就要好得多了。
比如在後幾輪中,趙弘潤就看到幾名劍技不錯的遊俠。
當然了,儘管承認對方劍技不錯,但這些遊俠在擂臺上奔來跳去的打鬥方式,仍讓趙弘潤感覺很是彆扭。
這是因為趙弘潤常年呆在軍營,早已習慣了軍營內比武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