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溯到數日前,即固陵君熊吾在巨陽縣內與暘城君熊拓起爭執的次日,這位楚國公子便率領著麾下八萬『固陵軍』出征,征討已度過澮河的南岸魏軍。
那一日,熊拓登上巨陽縣的城牆,冷冷看著熊吾的大軍遠去,面露陣陣冷笑。
從旁,部將子車師詢問道:“公子,熊吾與您不合?”
子車師,乃兩年前戰死在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手中的原熊拓麾下大將子車魚的弟弟,在聽說兄長的死訊後,便來到了熊拓麾下,希望有朝一日誅殺魏國的司馬安,為兄長報仇雪恨。
在聽聞子車師的詢問後,熊拓輕哼一聲,臉上泛起幾分猶豫。
“非是不合,而是他看不起本公子的出身。”
熊拓淡淡說道。
說實話,他並不想談論這個話題。
從歲數來說,熊吾應該是熊拓的弟弟,但是對於熊拓,熊吾素來是不屑的。
為何?因為熊拓出身不好。
或許有人會問,熊拓貴為楚國公子,與熊吾一樣皆是楚王熊胥之子,還會有什麼出身不好?
事實上,出身非但要看父系,還得看母系。
固陵君熊吾,乃是楚國王后所出,而熊拓呢,他的母親只是楚國宮廷一介婢女,據說當年是楚王熊胥酒後亂性,這才有了熊拓。
平心而論,熊拓的品德修養並不好,因為他從小在楚國宮廷不受重視,缺乏管教,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顯得沒有教養。
『呵。』
回想起當年年幼時情景,熊拓便不由得露出幾分淡淡的笑意。
那時的他,已經得知了自己的出身,也因此遭到過許多人的白眼與背後議論,因為在楚國,血統的高貴與否,是衡量一個人地位的最大因素。
而熊拓因為體內留著一半婢女的鮮血,因此從小沒少受到某些人的背後議論。
但是當年的熊拓並不知道,這對他反而是個機遇,只是一味地憤世棄俗、破罐破摔。
於是,這就導致熊拓在年幼時曾因為遭到楚王熊胥的厭煩,被送到平輿縣,由當時的平輿君、即如今的平輿君熊琥的父親熊頜代為撫養。
這也使得熊拓與熊琥自幼相處,關係極好。
『怪不得公子這般信任熊琥大人……』
子車師暗暗想道。
隨即,他奉承似地說道:“末將聽說過熊頜大人,據說有一位相當英明勇武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