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王氏一門,居然是鄭城王氏的分家,這事若不是趙來峪點明,趙弘潤還真不清楚。
原本,趙弘潤還是以為王氏一門的仗持是因為他們與趙來峪的安陵趙氏一門有聯姻之親,沒想到,王氏一門真正的依仗,居然是鄭城王氏。
這夥人,是東宮太子一系!
『這可真是……』
此時此刻,趙弘潤儼然有種對世事無常的感慨。
他原以為王氏一門不過只是條會咬人但又咬不動人的肥魚,沒想到這條肥魚背後,居然藏著一條大鯨鯊。
當然了,最大的感慨,恐怕還是因為面前坐著的那位三叔公,趙來峪。
誰曾想到,當初在宗府裡時彼此對罵、罵地臉紅脖子粗的雙方,此刻卻能似這般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喝茶?
別說旁人意料不到,就連趙弘潤也絕沒有事先想到。
而就當趙弘潤用複雜的目光打量趙來峪時,趙來峪亦用同樣複雜的目光打量著趙弘潤。
二人,對彼此或多或少仍有些芥蒂,但說到底,如今他們的爭鬥,已只是意氣之爭,不再涉及到利益。
因此,當趙弘潤應允了趙來峪的求和時,趙來峪不禁有些意外。
要知道,他本來還準備了一大堆說辭準備用來說服趙弘潤,沒想到,趙弘潤遠遠比他想的還要果決,在已化解了彼此矛盾的前提下,權衡利害,當即便同意了與趙來峪化干戈為玉帛。
這讓趙來峪對趙弘潤更加高看幾分。
畢竟在已化解了恩怨干戈的情況下,趙來峪對於趙弘潤的才能還是極為讚賞的。
有時他還曾幻想,倘若他兒孫輩中,哪怕有一人能有像趙弘潤這般的才能,不,哪怕只有一半,他趙來峪又何必低聲下氣地來求和呢?
單單他趙來峪,年過六旬,只是一把老骨頭而已,根本不懼趙弘潤,但是為了後輩兒孫,為了他趙氏一門,他不得不垂下頭顱。
這對於一位執掌宗府權柄長達二十餘年的老人而言,著實是一件很難短時間內消化的事。
而趙來峪能做到這一點,說明他的確是能屈能伸的梟雄之輩,且眼光毒辣,一下子就看穿了事物的根本,這讓趙弘潤都不由得心存幾分佩服。
也難怪當初連趙弘潤的老爹魏天子趙元偲都沒辦法單獨將其搬倒。
“肅王……”
“呵。”趙弘潤輕笑了一聲,在目視了趙來峪半響後,忽而搖搖頭說道:“算了,就喊我弘潤吧。”
趙來峪不由得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