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銀戒指若干,銀元若干,銀髮簪若干,等等,都有了歲月的痕跡,微微泛黃,有的,甚至泛黑了。
銀子是至難打理的,雖然現在有種種手段可以讓我那些首飾翻新,我卻從來沒有想過。
那些遠古而來的金屬,對我來說,並不止一件首飾那麼簡單,它們是我那些年邁的女性長輩的嫁妝,一代代傳來下,我需要它上面的刻痕,來回憶些什麼。
於我來說,小小首飾盒裡那一盒寶藏,至為珍貴不過。
長大之後,就到了自已買花自己戴的年齡。
然後,開始學會偶爾悶時出去走走。
有一天發現,自己新的首飾盒裡,銀飾是愈發的多了。
沒有去細究過,這種白色的,純淨的金屬,起源於哪裡,又或者,最早用來幹什麼。
我有一套銀的餐具,閒來無事時,總用軟布來拭著,收藏著。
買的時候,喜歡它的精緻,喜歡那純然的顏色,兩隻木底鑲銀的小碗,一對帶耳的酒杯,一隻大肚子的銀酒壺,刻著古老的龍鳳圖案,當然,還有一雙拈在手裡稍嫌沉的銀筷子。
聽說可以試毒,但始終沒什麼機會,而古代的人用銀器來當作食用的餐具,除了美觀之外,大約還有這樣一層意味在裡面。
可惜,這套餐具一直放在家裡,沒機會用。”
“我這幾件東西可能不如你收藏的那些好,不過也算不錯了,是蒂芙尼的東西。”
張天元笑道。
“也不能這樣說啊張大哥,中國銀器和西方銀器的發展都有各自的優勢嘛。
甚至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銀器都是各有特色的。
咱們中國唐朝的時候,是金銀器的全盛時代,銀器被用來作器具,碗,碟,盆,花瓶,酒杯,還被用來打製貼身飾品。
比如香囊,一般做成鏤空的,鏤空銀香囊構思巧妙無比,香囊的上下兩半球用以子母口相扣合,裡面有兩個同心圓環,環內又有一玫小焚香金盂,同心圓環之間及與金盂之間均用對稱的活軸相連。
無論怎樣轉動,裡面的香灰都不會導致灑落,這種持平裝置運用的是陀螺重心原理,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而不使香料撒出。
唐代的仕女們,就掛著這樣一個精緻的香薰,嫋嫋娜娜的籠在輕衫薄紗裡,勾了唐朝男人的魂。
想來,比我們現在的女子,更有情趣得多,細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