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罪回雲來山莊,時間緊迫,中間趙如意來過,北冰洋視而不見,隔閡猶在。
北冰洋思考良久,多日沒出工作室,眼圈熬的通紅,終於構思手繪出機甲構造。
八條機械臂,柔性可控,每條手臂分為十二關節,每個關節都有一臺小型電機,配合耗材鑽頭和自動膨脹螺桿,在不規則的山體上先透過小膨脹螺絲固定機體,臂展30米左右,固定後,中間機甲配備一套鑽孔電機。
透過八爪定位,機甲控制鑽孔機移動鑽孔,吊裝粗鋼筋定樁,再裝加細鋼筋定型,再灌漿,機甲取名八帶。
八帶適合攀巖,自帶鐳射定位,自帶鑽孔機,自帶輸料機,能更好的適應不同環境,配置的工具決定其用途,機甲電控,需要配置很長的電線,連結山腳的變電站。
等圖紙一出,立刻聯絡延春商量八帶柔性連線可實行性,又找萬萬設計程式設計,可視技術,鋪設線路,一番忙活終於定型,各自發工廠生產配件。
時間越來越近,國家任務重於泰山,使命必達,幾天內配件一應俱全,北冰洋開始裝配,尺寸有誤差的自然用微型五軸中心修復重新打樣。
忙活一週後,終於八帶面世,外形看來就是八條腿的機器人。
中控模擬系統,透過定位八爪位置,兩點一面。
樣機很快交付使用,北冰洋再次來到喜馬拉雅,展開測試。
最初人工搭建已經完成了100米的高度,再往上因為天氣原因事故頻發。
從運輸箱裡把八帶的各個配件拿出來,一一組裝起來,啟用。
八條觸角啪嗒啪嗒的律動著,快速撐起機甲身體。取來鑽孔機遞給八帶。
八帶的機體取過鑽孔機,八條腿律動著攀上岩石,先是兩條觸角接觸山體,觸角上的鑽頭鑽孔,然後膨脹杆插入漲開固定,依次操作最終八條腿全部張開固定好,這樣八帶的機體就垂直立在上體上了。活像一隻坐在網中間的蜘蛛。
根據施工要求,定位打孔後,八帶透過繩子吊起鋼筋鉚進山體,依次操作半天的功夫一臺機甲就打了兩排2米高,30米長的固定樁。
有了這些固定樁,八帶卸下鑽孔機,開始用雙手在固定樁上編制鋼筋定型。
灌漿開始,現場工作人員將水泥石子等商砼灌入鋼筋間隙中,期間八帶就負責調整灌漿位置,滿打滿算耗費一天時間就鑄造了兩米高的工事。
周震很滿意,他說隨著高度增加,因為要依附山體建造一面直上直下的純九十度的牆壁,需要填充的材料會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高,同時氣候更加複雜多變,這些危險的工作就需要八帶這樣的機器人來操作了。
此行,北冰洋和萬萬把操作,維護相關資料交給工程隊,同時從趙如意那裡拿來了機甲訂單,十臺。
定價的時候,北冰洋核對了一下生產週期,耗材,人工每臺報價20萬,又被趙如意罵了一頓“就算你那技術不值錢,我那幾個侄子的高階技術供應就這麼被你給賤賣了?”
北冰洋自然沒有頂撞趙如意的勇氣了,而且還是第一次見到買東西的人要求漲價的。
“哪你看給漲個五萬?”北冰洋試探地問道。
最終北冰洋又是茶水洗面,非常仗義的趙無泯再次事後現身,定價500萬,趙如意才滿意,指點了一番北冰洋離開了,留下北冰洋目瞪口呆,掰著手指算了半天,在哪裡呵呵的笑了起來。
趙無泯看北冰洋財迷的樣子卻沒有點破,而是考慮是不是要給北冰洋配一個成本核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