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什麼意思> 第六百七十八章 周宣中興望我皇(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八章 周宣中興望我皇(大結局) (2 / 8)

滿殿朝臣各異的表情裡,顧青神情平靜地走出朝班,朝李亨行禮。

“臣代安西軍將士謝陛下厚賜。”

李亨努力扯了扯嘴角,擠出一抹笑容:“顧卿不必多禮。”

說完李亨又朝小宦官瞥了一眼。

小宦官急忙道:“傳聖諭,蜀州郡王顧青功高赫赫,平叛亂,定社稷,治萬民,教忠勵資,敬之忱聿,可晉爵關中王,可賜劍履上殿,可攝政監政。”

殿內群臣大驚。

郡王被晉為關中王不是小事,關中可是京畿所在,大唐立國至今,沒有一人能得“關中王”的爵號,更甚者,異姓封王也是少之又少,將關中的名號封給顧青,可見顧青的權勢高漲到何等地步。

至於後面那句“劍履上殿”,更是極度的榮耀。而這個榮耀隱隱間已將權臣的形象烘托出來,從古至今,能夠被允許劍履上殿的臣子,大多已是權勢高過天子的權臣奸佞,今日天子莫名下了這道旨意晉賞顧青,顯然是故意讓顧青的身份達到盛極的地步。

盛極之後,轉而衰。

無數竊竊議論聲中,顧青皺了皺眉,抬眼望向金殿上的李亨,目光有了幾分凌厲的意味。

李亨被他的目光刺激得渾身一顫,急忙笑道:“顧卿有功於社稷,功勞之大,朕實不知如何賞賜,便如此……”

話沒說完,顧青語氣漸冷道:“臣多謝陛下厚賜,只是臣資歷尚淺,微末之功不足以擔此王爵,請陛下收回成命,臣不意己身,無心富貴,維持現狀即可。”

李亨還想再勸,卻見顧青的表情已越來越冷漠,李亨情知顧青已生怒火,只好當殿宣佈作罷,順便再當著滿殿文武的面又盛讚了顧青品性高潔之類的好話。

從內心來說,顧青當然也不願受此王爵。

沒別的原因,只是太張揚了。

身處他如今的地位,手握著如此大的權力,什麼樣的爵位得不到?哪怕他想當皇帝,也不過是朝部將使個眼色的事,哪裡在乎李亨給他封的什麼關中王,聽起來像山寨火腿腸似的。

宮廷劇變之後,朝野間議論四起,朝臣們都很清楚,發生如此大的變故,正是新舊交替之時,有些人註定會被新的時代淘汰,有些人卻會趁勢而起。

如此敏感的時刻,顧青只願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改變朝堂以往務虛的不良風氣,驟然被李亨晉爵,對顧青實在是弊大於利,讓朝堂內的矛盾愈發激化,顧青將不得不浪費許多時間處理朝堂內部的爭鬥,一切都是因為李亨這道晉爵聖旨。

所以顧青必須堅辭晉爵,任何賞賜都不需要。

金殿內陷入短暫的尷尬,顧青堅辭之後,許多朝臣的臉色才略微鬆緩了些。

總算顧青識趣,而且,總算天家的體面還沒丟乾淨,至少還剩一塊遮羞布。

尷尬的氣氛中,李亨自己也頗覺沒趣兒,於是換了個話題道:“諸卿今日可還有事奏?”

群臣沉默之時,顧青忽然道:“臣有事奏。”

李亨不自覺地坐直了身子,和顏悅色道:“顧卿有事儘管奏來。”

顧青平靜地從懷裡掏出一本奏疏,雙手高舉過頂,道:“陛下,大唐如今叛亂已平,天下歸安,臣請奏免關中,河南,河東,河北等諸道稅賦一年,其中河東與河北兩道曾被叛軍佔據多年,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臣請免三年賦稅。”

李亨笑道:“便允所請。”

此時的李亨像個工具人,沒有任何決定的權力,這是顧青早已警告過的,今日既然顧青公然提出了免賦,那就說明這件事顧青早已決定了,今日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李亨不敢跟他唱反調。

群臣也無話可說,顧青的這道奏疏是正事,也是應當之事,減免北方賦稅早在一個多月前已開始在進奏院商議過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