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什麼意思> 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 (3 / 4)

老婦人嘆道:“能給侯爺當親衛,向兒好福氣。侯爺如此尊貴的人物,竟為了區區一個親衛而親自從長安趕來,足可見侯爺待部曲之真摯,老婦早已囑託了向兒,往後在侯爺一定用心護侍,若遇危難,縱為侯爺殉身擋死亦在所不惜,侯爺這般人物,大唐若能多幾個就好了……”

顧青苦笑道:“嬸孃莫隨便說什麼生啊死的,咱們都不死,都要好好活著,此事若了,鄭家兄弟娶妻之事包在我身上了。”

老婦人露出憂愁之色,嘆道:“簡兒被刺史府拿進大牢,也不知何時放出來,他們太過分了,不但不給撫卹,還將為國流血征戰的兒郎抓起來,官府如此作為,老婦深悔將兒子送去從軍……”

顧青轉頭望著鄭向,道:“你兄長被拿,你是何時趕到商州的?”

鄭向道:“小人三日前趕到商州,臨行前向韓將軍告過假的。”

“這三日裡,你在洛南縣或是商州城裡做過什麼事,對官府的人說過什麼話?”

鄭向想了想,道:“小人聽聞家中出事便向韓將軍告假,待小人趕到商州城時,兄長已被刺史府拿入大牢了,小人什麼都沒做,也沒見過官府的人,知道兄長被拿後,小人情知無法解決此事,馬上請同鄉向長安送信,請韓將軍過來……韓將軍待我等袍澤如兄弟,以往遇到無法解決的事袍澤們都是請韓將軍幫忙的。”

顧青疑惑道:“那就奇怪了,你兄長被拿是一回事,可你什麼都沒做,刺史府為何要拿你?”

鄭向回憶許久,神情遲疑地道:“或許,或許……刺史府以為小人知道些什麼內情吧……”

顧青眼睛一亮,道:“你知道什麼內情?”

“兄長半年前從安西都護府歸鄉後,小人曾告假回家一趟,與兄長聚了一次,那一夜小人和兄長都飲了酒,兄長半醉之下跟我說,他知道朝廷對歸田的傷兵有撫卹,但他……完全沒指望過官府會把撫卹給他。”

“為何?”

“兄長說,他在安西都護府從軍時,營裡有幾個同鄉,後來幾場大戰,同鄉死了幾個,傷了幾個,傷的那幾個歸鄉了,兄長回到家鄉時找過他們,他們也過著一貧如洗的日子,據說洛南縣衙沒給過一文的撫卹,那幾位老兵也去鬧過,但縣衙對待他們十分粗魯,甚至將安西都護府開具的從軍官憑撕毀了,然後將他們趕走……”

顧青隱隱明白這件事的根源了。

“整個商州這些年有多少從軍的青壯?”

鄭向靦腆地笑了笑,道:“侯爺,這您可難住小人了,小人只是個吃兵糧的,哪裡知道那麼多……”

鄭向的老母卻在旁邊道:“別的地方老婦不知,這些年從我們村子裡走出去從軍的青壯,約莫已有一兩百人了,很多孩子老婦都是看著他們長大,看著他們拎上包袱去從軍,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卻很少見過有人回來……”

顧青深呼吸,似乎要撥出堵住胸口的濁氣,輕聲道:“一個村子就有一兩百人,商州地面有多少村子,有多少青壯,如果每個從軍戰死或殘疾的人朝廷發放兩百文撫卹,那麼一千人,一萬人該有多少撫卹?官員若將這筆錢扣住,那可真是吃得滿嘴流油了……”

院子裡眾人悚然一驚。

顧青一語道破了這件事的根源,直到此刻眾人才明白鄭簡為何被拿,為何洛南縣衙死活釦住撫卹不發。

韓介一臉不敢置通道:“侯爺,官府沒那麼大的膽子吧?就不怕戰死的老兵家眷聚集起來鬧事嗎?”

顧青淡淡道:“戰死者的撫卹應該發放過一部分,官府不敢惹眾怒,嬸孃想必清楚吧?這些年您村子裡的戰死者撫卹是否發了?家眷們是否覺得太少了?”

老婦人點頭道:“不錯,村子裡每年都有戰死的訊息,縣衙的小吏來發撫卹大多隻給幾十文到一百文,鄉親們隱隱覺得不對,一條人命為國捐軀為何只給這麼一點,可小吏解釋說是朝廷成例,大唐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鄉親們也就沒說什麼了……”

韓介冷冷道:“按我大唐成例,戰死者的撫卹每人不得少於兩百文,而且是戶部從國庫撥的專款發到各地刺史府,邊境十大重鎮節度使府則是直接從當地稅賦中扣除撫卹,剩下的再解往國庫……”

鄭向訥訥道:“小人從軍後便知不對,可小人只是一個吃兵糧的,惹不起這麼大的事,於是只好默不作聲了……”

顧青嘆道:“戰死者的撫卹,當地官府肯定扣留了大半,而受傷歸來的,恐怕一文錢都拿不到,畢竟民心似鐵,官法如爐,只要人活著,官府有的是辦法熬製你,受傷的老兵便只能忍氣吞聲,那些不願忍氣吞聲的,比如你的兄長鄭簡,便直接拿入大牢,或是索性汙衊他是逃兵……”

嘿嘿冷笑數聲,顧青道:“想錢想瘋了,主意竟打到戰死傷殘的老兵身上,商州的大小官府可真讓我長了見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