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若有所思:“有朝一日我若騰達了,你來給我當親衛如何?不給你任何承諾,信我的為人便跟隨我。”
付宗微微一笑,沒出聲。
顧青不死心又問了一遍,付宗笑道:“我等武夫,只聽上命差遣,少郎君若要我來當親衛,或許要先問問楊太府的意思。”
顧青眨眼,秒懂了。
意思是讓顧青直接找楊國忠挖牆角,跟他們說沒用。
拍了拍屁股,顧青灑脫地笑道:“好,我走了,蹲大牢去也!”
說完頭也不回地走向縣衙前堂。
付宗靜靜地注視著他的背影,嘴角忽然微微一勾。
一名親衛湊上前,輕聲道:“隊正,此人倒是仗義灑脫之人,頗有豪俠之風,小人陪他闖這一回禍,縱是被上面究罪也值了。”
付宗沒說話,心中卻翻騰不已。
當這位少年郎的親衛嗎?似乎……不錯。
…………
金吾衛果然沒跟顧青客氣,見了顧青便將他打入了大牢,這次進的是大理寺的牢。
顧青是八品官,官員犯案需由大理寺直接審理,不像上次顧青打盧承平,那是左衛的內部糾紛,所以蹲的是左衛的內部大獄。這次是公然劫萬年縣大牢,性質不一樣了。
顧青入牢的同時,訊息已飛快傳遍了長安,大街小巷皆知有一位少年郎君為了救人,不惜帶著人馬公然劫了萬年縣的大牢,救人之後並未逃走,反而等在原地,直到金吾衛將士趕來,少年郎瀟灑認罪,被打入大理寺大牢。
這個時代的俠客已不像唐初那般臭名昭著了,唐初之時民風純樸,政明吏清,那時無論官與民都是講道理的,反倒是遊俠兒之流,大多是一些無所事事的街痞無賴組成,說是遊俠兒,實際上是無業遊民,專行偷盜勒索之事,為當時官民所惡絕。
如今大唐盛世,但盛世中的危機與不公已越來越嚴重,否則盛唐不會在幾年以後因為某個人的造反而大廈頓傾,究其根本,終究是根基已動搖,階級之間越來越對立,不公平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世上有不公,豪俠之流便應運而生,官府管不了的,無法管的,便需要俠客來管了,俠以武犯禁,俠客仍被官府所惡,但民間百姓對俠客卻越來越信任,越來越有好感。
顧青今日劫牢之舉,在百姓眼裡看來便是豪俠仗義所為,顧青打入大理寺大牢後,不知何處興起的呼聲,呼聲越來越高亢,最後不知從何處聚集了數百名百姓,紛紛來到大理寺門前,請求官府從輕發落顧青。
訊息在下午的時候終於傳到了興慶宮。
興慶宮裡的李隆基聽說又是顧青闖了禍,不由龍顏大怒,隨即又聽到大理寺門前百姓聚集,請求為顧青脫罪,李隆基呆怔許久,於是忽然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此事從頭到尾,究竟誰是誰非?
半個時辰後,興慶宮一紙聖旨傳出,著令萬年縣令陳文勝入大理寺陳情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