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極品風水師姜天意> 第707章 牛逼的老太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7章 牛逼的老太監 (1 / 2)

 何卿卿提出了一大堆疑問,陳易也歪著腦袋一肚子不解。

一個老太監,怎麼會醫術?怎麼會奇門遁甲七十二局,怎麼會有如此浩大的墓葬?

陳易有個感覺,這老貨不像是太監,反倒是像老王八精,隨著年歲的增長,啥門道都特孃的能鑽進去。

楊拂塵被這何卿卿這一股腦的問題弄得哭笑不得,又不由暗歎一聲,這丫頭的心思也太細了,看那褚海門沒半點感覺,跟他一起的何卿卿就接連提出四五個疑惑來。

至於陳易,楊拂塵直接連想都不想,這小子才是最妖的,比自己小了三四十歲,硬是讓自己與他稱兄道弟,還是心甘情願……

“一個個來,一個個來。”

楊拂塵見何卿卿還要往外抖,連忙做了個壓手的動作,示意稍安勿躁,容灑家細細道來。

“先說朱元璋為何只活了七十一歲。”

楊拂塵大傷未愈,走了一個多小時,臉上已有汗珠滾動,便找了個地方坐下,與眾人細細講解。

“你們也都應該知道,這朱元璋早年困苦交加,被地主毒打,乞討,做和尚,飢一天飽不了一頓,身子骨肯定落下隱疾,之後又連年征戰,從士兵一路成為帝王,受傷無數,這種身子骨,就是放到現在醫學條件下也活不了多大歲數,更別說那個平均年齡只有四五十歲的年代了,他能活到七十一歲其實已經是相當高壽,尤其是在帝王之中,更是極少見。”

“至於那李不才有如此大的本事卻為何入宮做太監,這裡面就有一段曲折了,他本是襄陽李家人,江東李家在元末明之時,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望族,世代名醫,坊間傳言這李家祖先本位神農藥童,得了天書,因此代代都出名醫,當然,這肯定當不得真,不過就是因為襄陽與神農架接壤,又見那李家人藥到病除,這才以訛傳訛神化了而已。”

陳易點點頭,這點倒是可信,無論哪朝哪代的華夏人都有那麼個習慣,凡事奇異的事情,總喜歡跟那些名人扯上點關係,士大夫也就是知識分子,喜歡往歷代文人雅士杏林名流身上靠,而那些學問少見識淺的鄉間村民則是喜歡往鬼神身上捯飭。

當然,如果放在現代,陳易就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那李家為了營銷自己的品牌,而故意放出去的營銷口號了。

“如此一來,本就名聲極響的李家就更加聲名遠播了,甚至傳到了京師重地。當時是蒙古人統治華夏,忽必烈重病垂危,遍尋名醫不見迴轉,聽聞這襄陽有一位神農傳人,便將李家人,也就是李不才的父親請去京師,為忽必烈診治,可是那忽必烈已經是油盡燈枯,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救活,也該當李不才父親倒黴,一副藥下去,那忽必烈就嚥了氣。”

“本來忽必烈的孫子鐵穆爾就不喜漢醫,更信蒙古的巫師,見李不才父親‘醫’死了忽必烈,又為了政治需要,就讓這李家做了刀下亡魂,一家幾十口人,男性殺頭,女性送入教坊司,也就是青樓汙穢場所,只是那李不才當時年方十歲,便饒了他一命,將其淨身收入宮中,做了一個小太監。”

“這鐵穆爾元成宗未免也太狠毒了一些,殺人滿門,還要逼迫其幼子做太監,難道就不怕作孽太多遭報應嗎?”褚海門義憤填膺的說道。

陳易抽著煙說道:“這在當時也算不上什麼大事,元朝時蒙古人本就瞧不起漢人,甚至律法都有明文規定,蒙古人大漢人漢人不能還手,不然就要斷手斷腳。漢人在當時作為最低等的賤民,跟牲口差不了多少,誰會在意一窩牲口的死活?”

“陳老弟說的不錯。”

楊拂塵的話讓褚海門很不舒服,這不是拿他的無知來襯托陳易的博學嗎?況且一口一個陳老弟叫著,聽不見就罷了,聽到了怎麼都不舒服,平白矮了一輩。

只是在楊拂塵面前,褚海門是不敢多說什麼的,只能把腦袋轉到一邊,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全當沒聽見。

楊拂塵笑了笑,繼續說道:“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皇位之爭,推薦李不才的是鐵穆爾長兄晉王甘麻剌,他推薦的人‘醫’死了爺爺,那自然要在這上面做文章,讓那李不才做太監也不乏存在侮辱晉王甘麻剌的成分。”

“這政治~鬥爭還真是黑暗,一個無辜的世家就這麼被捲進去,連個子嗣都沒有留下”,陳易唏噓感慨。

楊拂塵繼續說道:“那鐵穆爾也算是遭了報應,在位十三年便離奇身死,之後他的後人一個比一個短命,最長的一個也不過是在位十年,其他的要麼四五年,要麼一兩年,甚至還有好幾個連一年都到就消失死亡。”

“難不成是那李不才在作怪?”

何卿卿眼睛亮了亮,如果真是如此,那也算是大快人心了。

楊拂塵點了點頭,說道:“不是他還能是誰?中醫世家,下點慢性~毒藥,幾種不為人知相剋食物放進菜譜,一般人根本就覺察不出來。再說當時元朝內憂外困,各地起義軍蜂起,李不才在宮中恰好又能知曉很多訊息,如此一來,明軍攻破燕京之後,將李不才一個老太監奉為上賓也就不足為怪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