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興漢圖秦腔安萬全本> 第388章 初次交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8章 初次交戰 (2 / 2)

但戰船的選擇以及諸葛連弩對連弩的進,讓劉琮佔了現金。根據情報,江東目前就算沒有他們自己號稱的那麼多戰艦,五百艘應該是有的,而江東水軍的常備規模也是五萬人左右,如果考慮到埋怨加上樓船的運兵優勢,武裝十萬人是有可能的。

而劉琮將新式連弩配置到水軍上,這樣在戰船的選擇上就放棄了大規模依靠樓船作戰的的思路。以往水戰都是刀斧手和長弓兵的配置。而長弓兵一般是採用拋射,在江面上風大浪急很是影響命中率,所以東吳水軍大多依靠大船接近後肉搏或者靠著船身擋住風。

連弩的自重讓弩手們更加容易在船甲板上穩住身形,而連弩的平射則很好的克服了江面作戰不利因為,對吳軍殺傷力夠大!剛一開戰,連弩的優勢就讓吳軍吃了大虧。而隨後步兵在連弩的掩護下登船破壞了吳軍三艘戰艦。

而恐怕魯肅也不會想到,只是一個開始,隨著戰爭的持續消耗,雙方的補給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荊州步兵在船上持弩射擊都不難。也就是說只需稍加訓練,荊州所有的將士都能上船作戰!

而東吳走的是精兵路線,加之揚州人口遠遠不如荊州,戰爭消耗下去肯定對東吳不利。這也是甘寧對水戰充滿信心的原因所在!用造樓船的前裝備連弩,這種戰術上的改變也是劉琮只用了兩年時間準備就發起對江東戰爭的原因。

他當然知道北方曹操的強大,但如果等到曹操佔據了漢中,必定會再次嘗試南征,威壓之下,孫權有可能選擇稱臣,坐山觀虎鬥。雖然曹操不懼怕曹操,但如果雙方消耗過大,指揮便宜了孫權!

而如今曹操年事已高,一旦死了,北方就有可能大亂。這時如果孫權還在必定會和自己爭相蠶食。一場混戰下來,就真的有可能三國鼎立,雖然北方的地盤小了,但很有可能孫權的地盤卻變大了!

當然前面半年的離間、策反執行相當有效也是劉琮最終決定發動戰爭的一個主要原因!諸葛瑾和陸遜的投靠讓劉琮對荊州有了更加詳細的瞭解。對江東的精兵路線的弱點也是有了更深更直觀的概念。

劉琮選擇在春夏之交開戰,就是想著在汛期來臨之前殲滅江東水軍的有生力量。

第一天的會戰確實讓魯肅有點緊張,他在此前雖然也和甘寧交過手,不過那時候雙方還沒有撕破臉皮,甘寧、魯肅也是怕傷了陸遜和諸葛瑾二人,所以雙方擺開了架勢,但還是留了點力氣。

但這一次不同,雙方一上來都卯足了勁,派出的都市精兵強將,魯肅甚至出動了一艘樓船。甘寧還是上次見面的那些戰船。但雙方一開戰,魯肅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雙方的船在江面上顫抖,風大,浪急,刀斧手不到跟前根本發揮不了作用。但東吳將的長弓手拋射和荊州的連弩手比起來命中率就要差了很多,而荊州的戰船上甚至在外圍設定了城牆上一樣的箭垛。連弩本來就沉,再往箭垛上一架就不怕船搖晃了。

雙方在江面上擺開了大約兩千步的陣勢,一通互射下來,江東水軍損失了近兩千人,傷兵更多,傷亡率幾乎是敵軍的一倍。魯肅雖然之前也有心理準備,但是沒想到雙方的差距這麼大。柴桑的三萬水軍大部分都是新兵,那些久經戰場的老兵都被調去跟曹操對峙了。現在正在趕往柴桑的路上!

如果照這個速度損耗下去,柴桑堅持不了一個月!所以魯肅在短暫交鋒之後立即鳴金收兵。上百戰船很快退入水軍營寨,放棄迎擊,想要依靠營寨的防禦工事減少傷亡!

柴桑水寨從孫策時期大力興建,歷經周瑜、魯肅,多年來不短的擴建、加固已經綿延數千步,猶如一條長城一樣橫在柴桑城北保護著柴桑成,也是柴桑水軍的主要訓練基地。

營寨雖然是依江而建,但柵欄、箭樓一應俱全。若不是水面上波光粼粼,初一見還真以為這就是平地裡的營寨呢。為防止中了魯肅的埋伏,甘寧並沒有率隊孤軍深入。而是退回長江北岸,準備在北岸紮下營寨,一面不斷試探,一面等待劉琮大軍到來!

這柴桑是江東的門戶,想要輕易攻下也是不易。這一點甘寧也知道,臨行前,劉琮也有所交代,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全國劃為36郡,設有九江郡。西漢時,九江始建縣,稱柴桑。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車騎大將軍灌嬰在此鑿井築城戍守,稱位城,又稱灌嬰城。

柴桑曾是兵家逐鹿的戰場。從西漢初年劉邦派車騎大將軍灌嬰追擊九江王英布。周瑜因為此地北面臨江,西面有山相隔,東面是鄱陽湖,而選擇在此建立水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