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劉琮大軍一路經夏口、路口,只用了三天時間就進入了柴桑界,而先鋒甘寧部隊已經於吳軍交上火。劉琮站在高高的樓船上依稀能夠聽到遠方的廝殺聲!於是下意識的催促部隊加速前行!
而此時柴桑城北十里之外的江面上攻防雙方開始了試探性的接觸。了魯肅也不想坐以待斃,在柴桑北面的江面上佈滿了各式戰艦和上萬精銳水軍。而從丹陽趕來增援的呂蒙屁股都沒坐熱便支援南昌去了,陸路上,劉磐的行軍速度比甘寧還快,兵鋒直指南昌!
好在柴桑兩面有水,北面長江在柴桑拐了個彎,由原來的西北東南走向變成了西南東北走向,而柴桑城的東南面便是寬廣的鄱陽湖!
江面上,喊殺聲連綿不斷,戰艦上,不斷有淒厲的慘叫通聲喊殺聲響起,在這麼近的距離內,這些聲音已經清晰可聞。
兩支水師不斷的碰撞到一起,連弩和弓箭的聲音連綿不絕。
鮮血和屍體混合在一起,不斷落到江水中。
旗艦上,大漢水師都督甘寧和軍師徐庶,這時卓立在船樓高臺上,居高臨下看著自己方面取得了區域性勝利,鬆了口氣。
江上冒起幾股黑煙火焰,兩艘戰船底部朝天,另一艘緩緩傾側沉沒。就在半個時辰前在甘寧指揮下,水師幾次突入吳軍艦隊,已經多次積累小勝了。
甲板上,徐庶笑著說:“大都督,敵艦沉三,又是一次勝利,可喜可賀。”
甘寧答道:“這是主公運籌帷幄之運,孔明先生連弩之功。”在徐庶面前,甘寧可不敢居功,荊州水軍幾斤幾兩,甘寧自然清楚,今日初次與東吳水軍接觸完全仰仗著這全新裝配的連弩。
“主公早在南郡時就下大力氣打造水師,當年孫權偷襲江夏,黃太守兵敗棄城,結果主公及時率我等趕到打敗孫權,從此奠定了水師根基。”,
“再說這連弩,初次發威是曹操南征時,我軍當時裝備還不到兩千。往昔水戰,第一個要點就是船高船大,可容更多計程車兵,這種船隻有江陵和沙羨幾個船坊才能建造,並且建一船需要半年以上,我軍就算日夜加班,也難以超過東吳的樓船數量。
何況前些年主公的重點戰略是西征川中……第二就是擁有大批久在江湖上,不怕不怕風浪的老兵,以能在甲板上作戰如在平地為標準,這一點如果沒有主公的高瞻遠矚。現在就算有戰船也沒有士兵能夠配置。”
“我水師無論是戰艦數量還是恩能夠夠作戰的水軍將士,這兩方面遠遜色於吳楚,但是現在有了這新式連弩,無需接船戰,船就不需要大船,而有這連弩,雖然看起來挺沉,但正好與將士們的體重一樣,越沉在甲板上的穩定性就越好,士兵也不需要精練能在甲板上作戰如坦平地的水兵,這差距就一下子彌補上了。”
“造現在規格的戰船,小而快速,就容易多了,大體上,商家的大船,就是這規格,上次一次就徵集了二十艘,生產的船坊也處處可見,生產時間也不只需要二個月就出一批了。”
“你想,東吳雖經營已久,有大船精兵,但補充也不容易,沉一條少一條,死一個少一個,而我軍船小,生產容易,又有著大量弓弩,士兵只需要能在甲板上射擊就可,這就使補充來源廣泛,源源不斷……”
“你看,今日初次交鋒我軍實際上損失也大,前後已經死了一千人,傷者三千,可現在各艦滿裝滿員,打完了立刻有補充相信永不了了多久,吳軍在補充方面就會源源落後於我軍。只要水師失去優勢,那麼東吳拿什麼抵擋我軍優勢步兵?”
徐庶邊聽也是邊點頭,這番話,言語不古雅,確實直透中竅。江東自孫策開始便是以水軍見長,累計至今對外號稱有各類戰艦一千五艘,帶甲二十萬!劉琮主政之後雖然也十分重視水軍,但畢竟與曹操抗衡和攻伐益州消耗了劉琮的大部分精力和財力。
南陽會戰之後,徐庶等人都曾經一度認為五年內劉琮不會對江東開戰。按照正常的追趕速度,就算接下來的幾年全力發展水軍,也很難在規模上壓倒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