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山北有條大路,可直達雒城東門,山南有條小路,可直達雒城西門,禁向當地的樵夫打探過了,大路比小路遠上二十左右。”于禁一路南行接應魏延未果,便也留了個心眼,把地形瞭解了一番,這劉琮問起來自然對答如流。
“小路必有伏兵,走大路。”寧可多繞二十里,也要繞開落鳳坡。劉琮當下做了決定!于禁倒是沒怎麼注意,見劉琮不再急於為魏延復仇,倒也放心下來,兩軍對陣,最忌主帥心神不寧。劉琮當然也明白,自己此刻的情緒稍有不對便會影響全域性。當年劉備不聽眾人勸阻執意為關羽報仇興兵伐吳,結果呢?
“主公,今日天雖然尚早,是不是再前行二十里再安營紮寨?”魏延沒了訊息,于禁很自然就成了行軍先鋒。
“嗯,多派哨探,將周圍打探清楚,不能再讓張任小兒伺機埋伏!”
于禁領命走出,傳達劉琮命令,大軍又緩緩開拔。此時魏延的前部先鋒營一萬士兵大概有兩千人人逃了回來,其他的估計不死既傷,于禁也不打算再等了。
……
“魏將軍,雒城通往葭萌道路上,到處都是敵軍細作探馬”雒城不遠處的一處山谷內一名斥候向著魏延彙報著自己所偵查到的情報。
魏延隨即明白,這些人是張任早就安排好的,目的就是將自己和所帶人馬趕盡殺絕。一旦自己帶領部下被這些探馬發現,說不定某個方向又會冒出數千伏兵。
“魏延愧對主公的信任,致使眾位兄弟落到如此地步!”魏延看著身邊所剩的一千多人面帶愧疚的說道,這些兵士經過大戰大多身上帶傷,精神萎靡不振,如今張任處處設防,處處設伏,想要突圍何其難哉?說完魏延就要拔劍自刎。
“將軍萬萬不可,勝敗乃兵家常事。說不定主公大軍已經在接應的路上了,敵軍既然沒有發現我們,這裡便是安全的,主公大軍不久肯定攻到雒城,到時候我們再出去與主公匯合。”魏延身旁的一名親兵連忙上前奪下寶劍,隨後抱住了魏延。
“是啊,將軍,小七說的有理。你若是死了我等怎麼辦?”
“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
兵士七嘴八舌的勸著魏延。
“小七,鬆開。本將沒事。”魏延看著這群親兵,心中十分感慨,尤其是小七,緊緊的抱住魏延,生怕他再有下一步行動,魏延當然知道他的好意。冷靜下來魏延也拋棄了剛才的想法,小七說得對,想辦法躲過敵人的追捕,帶領眾將士回到主公大營才是正事。主公如此賞識自己,要殺要剮也應該由主公來決定。
“報告將軍,正南方向發現一支約三千人的敵軍,正朝我們的方向行軍。”剛剛冷靜了些的魏延,想休息一下,一名探馬又匆匆來報。
這張任著實可惡,伏擊一陣也就罷了,如此窮追猛打,難道他就不怕遇上主公的大部隊麼?整個雒城不過區區四萬守軍,難道他張任將全部兵力都拍出來打伏擊了嗎?那麼雒城豈不成了一座空城?如此調派太過於冒險了吧,聽人常說這張任是蜀中大將,應該不至於如此草率啊?
魏延實在想不通,從泠苞開始到鄧賢,到後來敵軍陸續出現的幾次伏兵,估計出動已經超過兩萬人了,如今各條要道上還佈滿哨探,好像隨時準備繼續發動伏擊一樣。
既然張任花這麼大力氣阻擊自己,一意急於突圍反而會繼續中了張任的計策,不如想辦法躲起來……
“沿路都是敵軍探馬,主公那裡現在回不去了,先帶領兵士上山吧,到了山那邊看看敵軍追擊的情況再做下一步打算。”魏延想到這裡到道“眾軍跟我來。”
魏延說完帶著兵士向北面一側的山頂逃去。